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罕見疾病宣導單張
 
 
肢帶型肌失養症
  • 編 號:認識罕見遺傳疾病系列(九十七)
  • 出版日期:2016/04/13
內容介紹:

迎向陽光 活在當下
  阿忠及阿義倆兄弟從小父母離異,分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扶養,各自歷經輟學、翹課、當學徒、晝伏夜出的夜生活,直到成年後才再次相聚,在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選擇奉獻自己棉薄之力,相信心中有愛一切無礙。
  哥哥阿忠10歲時開始以墊腳尖姿勢走路,當時誤以為是車禍或跌倒受傷所影響,沒有多加理會,但自此懼怕周遭人群注意的目光,盡可能避開人群;20歲時,手部漸漸無力、無法高舉,腰部無法長時間支撐與蹲站,影響工作,過著自暴自棄的生活,直至有了信仰依靠。雖然醫生曾說他的下肢只會漸漸無力,但他堅持不放棄,自我訓練肌力,如扶著固定物練習站立、手舉高緊靠櫥櫃等動作,成為每日的功課。
  阿義是18歲當兵前體檢被驗退,才驚覺自己身體的異樣,後續手臂、大腿漸漸感到無力,也常感冒生病、抵抗力差,每天生活作息顛倒,因身體狀況影響工作、收入不穩,造成夫妻不斷爭吵而離異,曾消極的想結束生命,卻因還有年幼的兒子,成為牽掛。曾和孩子談過爸爸以後無法行走,兒子體貼地回他:「爸爸你以後不能走,我可以揹你呀!」感謝上天給他一個乖巧的孩子,讓他決定振作、面對自己。
  兄弟倆30、31歲時才經由高醫將檢體送至日本,確診為「肢帶型肌肉失養症」,由於先前的生活頗不平順,獲知這個病會「遺傳」後,真是無法接受!直到兩人移居友人家,接觸信仰、獲得多方關懷,重新認識、接納自己,透過在教會服務、擔任志工,體認到自己還有能力幫助他人,從中獲得成長與滿足。這是目前兄弟倆的生活重心與目標,希望未來還能與他人經驗分享,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認識罕見遺傳疾病系列(九十七)
  肢帶型肌失養症是一群退化性肌肉疾病的統稱,幼兒期至成年期都可能出現徵象和症狀,受影響較大的是最接近身體的肌肉(近端肌肉),特別是在肩膀、上臂、骨盆區和大腿的肌肉,大部分患者其延髓肌肉通常不受影響。
  肢帶型肌失養症主要分為兩型,第一型(LGMD1)以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為主,症狀多出現於成年期早期,近端肌肉無力為常見特徵,較少有關節攣縮或心臟併發症;而第二型(LGMD2)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發病年齡及臨床表徵較多樣化,從幼兒期到成年期、輕型到嚴重型都可能發生,患者通常會四肢骨骼肌無力,近端肌肉比遠端肌肉嚴重,上下樓及跑步困難、小腿肌肉肥大、翼狀肩胛、關節攣縮、脊椎側彎等情形,甚至出現心肌病變、呼吸功能不全。相較於第二型,第一型呈現緩慢的肌肉退化,發生率較低臨床表現也較輕微。此疾病尚細分為二十多種亞型,目前只有少數分型有發生率的報告,推估其盛行率約1/14,500~1/123,000。
  疾病診斷除了觀察患者外觀及臨床症狀外,尚需搭配實驗室的檢驗,如:血中肌肉酵素(肌酸磷激酵素,Creatine Kinase)顯著上升;肌肉病理切片,顯示退化、新生夾雜及不同程度的纖維化;肌肉核磁共振攝影、肌電圖、神經傳導檢查、基因檢測等,目前已知的致病基因超過50個,有家族病史者,必須徵詢遺傳諮詢,可於懷孕10-12週利用絨毛膜取樣或15-18週利用羊膜穿刺檢查,來確定胎兒是否帶有異常基因。
  肢帶型肌失養症治療目標著重在維持尚存的肌肉功能、提升生活品質及延長壽命,支持性療法是不可少的,控制體重避免肥胖,藉由物理治療、伸展運動來增加肌肉強度、預防攣縮;利用輔具如助行器、輪椅,幫助患者移動,增進其機動性;輔助支架的使用、復健、手術來矯正脊椎側彎;每年進行心肺功能檢查,早期確定功能是否受損以便預防治療;家人的情感支持與社會大眾的協助,將增加病友社會參與的意願。

肢帶型肌失養症單張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