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罕見疾病宣導單張
 
 
Dravet症候群
  • 編 號:認識罕見遺傳疾病系列(一一一)
  • 出版日期:2019/12/13
內容介紹:

山窮疑無路  輾轉見光明
  
歡歡是個可愛的12歲女孩,從外觀看不出任何異狀,對於這點,媽媽總是自嘲道:「這很吃虧耶!別人反而不知道她是特殊生,需要特別照顧。」事實上,歡歡全面發展緩慢,張力低、肌力低,無法施力、拿筆、跑跳,走路就像剛出生的小象晃來晃去,容易跌倒受傷。除此之外,語言遲緩、理解力低,心智仍停留在5-6歲。
  
歡歡發病於出生2個月大時,睡夢中突然身體右半邊抽蓄,由於醫院查無原因,大家只當作是一次突發狀況,並沒有太在意。然而5個月時,又再次全身抽蓄,可重新做一次腦波、電腦斷層掃描、骨髓穿刺等檢查,所有結果仍顯示正常,束手無策的醫師只好暫列頑固型癲癇。
  
直到2歲多,在家人多處尋醫後,終於遇到一位有經驗的醫師,僅憑症狀描述便判斷出疾病,經抽血檢驗基因,果然,歡歡罹患的是Dravet症候群。確診後彷彿撥開雲霧見光明,以前歡歡就像個不定時炸彈,完全不曉得怎麼預防、照顧,一發作就只能使用鎮靜劑。確診後才知道,原來歡歡根本不能打預防針!且有的抗癲癇藥並不適合這個疾病,歡歡吃了只會讓情況更糟糕。另外,感冒發燒、天氣太冷或體溫超過37.5度、接收太刺激的事物都會誘發癲癇,種種誘因在經過醫師告知後得以預防,如今發作次數已大幅減少。
  
現在,歡歡持續努力地復健,訓練施力位置,改善生、心理功能障礙。展望未來,媽媽最大的希望是提升歡歡的生活品質,因此非常期待國外治療Dravet的藥物或食品能盡快被引進。同時,期盼更多醫師知道這個疾病,讓孩子得以及早確診,及早治療。

認識罕見遺傳疾病系列(一一一)
  
卓飛症候群 (Dravet Syndrome,DS)是一種嬰兒時期嚴重的肌陣攣性癲癇,隨著年齡增長會發展出現其他癲癇發作類型,且病童合併發展遲緩以及語言障礙,癲癇患者中約有3~6%確診為本症候群。
  
疾病發生率在1/20,000~1/40,000,有80~90%卓飛症候群患者被發現與SCN1A基因突變有關,但並不是所有的SCN1A基因變異都會導致卓飛症候群。該疾病遺傳模式為體染色體顯性遺傳,通常為SCN1A基因的新突變;但屬遺傳性SCN1A基因變異之類型,其家族中可能有癲癇或熱性痙攣病史。研究顯示,SCN1A的基因變異導致腦神經細胞中傳遞離子訊息的鈉離子通道管控失調,而鈉離子通道對於溫度極為敏感,故高溫會引發患者癲癇發作。
  
典型患者通常在1歲前出現熱性及非熱性、局部和全身性強直陣攣性抽搐,通常為癲癇重積狀態。隨著年齡增長發展出現其他癲癇發作類型,包括肌陣攣性癲癇、非典型失神性癲癇和局部複雜性癲癇。卓飛症候群患者在1歲前的腦電圖及精神運動發展(psychomotor development)通常為正常,但多在2~3歲期間開始出現異常腦波、明顯的發展遲緩、共濟失調、感覺統合失調、認知障礙、語言障礙、睡眠障礙及肌肉張力低下;4歲後相較於之前,抽搐較不頻繁但仍持續。認知及神經受損則不可逆,多數成年患者需依賴他人照護。其他常見問題包括行為問題、體溫調節及排汗功能、步態異常及心律不整等。這一連串的臨床進展,是卓飛症候群的特點,也是診斷之線索。
  
在癲癇族群中,卓飛症候群患者的死亡率偏高,主要為癲癇患者之非預期性猝死(Sudden Unexpected Death in Epilepsy,SUDEP)。治療方面主要以減少癲癇發作頻率及預防癲癇重積狀態為目標,且必須考量患者狀況,配合個人用藥差異性來調整。藥物部分,由於卓飛症候群的基因變異與鈉離子通道有關,避免使用鈉離子通道阻斷劑:Carbamazepine(癲通)、Oxcarbazepine(除癲達)等。目前台灣正引進歐盟及美國認證的Stiripentol(Diacomit);然而美國核准治療2歲以上患者使用的最新藥品Cannabidiol(CBD)於國內目前尚未進口及健保給付,期待能盡早引進為治療提供更適切的選擇。
  
除了症狀治療,需減少癲癇發作的危險因子,包括體溫過高,光刺激或格式化刺激(Pattern stimulation)。患者需要包括醫護人員、物理、職能和語言治療師、社工師各方面專業共同照護,以達到良好的生活品質。

 Dravet症候群單張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