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罕見疾病宣導單張
 
 
貝克氏肌肉萎縮症
  • 編 號:認識罕見遺傳疾病系列(九十)
  • 出版日期:2014/03/04
內容介紹:

跨越障礙 勇敢前行
  回憶起從前,媽媽只覺得阿倫在幼稚園的各項活動中,與同年紀的玩伴相比,他的動作略慢,好像有點跟不上,除此之外其餘表現都與一般小朋友無異。直到升小六那一年,遷居至有樓梯的房子,家人發現阿倫上樓梯的背影顯得很吃力,儘管阿倫自己不覺得困難,但家人還是帶著他去求醫。一開始醫生判斷是裘馨氏肌肉萎縮症,後來轉診至台大醫院,方確診是貝克型肌肉失養症。然而,不管是哪種診斷,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面對疾病嚴峻的考驗,在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之前,復健是每日必做的功課。
  年幼的阿倫對於疾病還懵懵懂懂,就已經有不間斷的復健課程在前頭等待。除了至專業醫療機構做復健,媽媽也請物理治療師教導如何在家裡進行復健運動。從確診後開始,每天都要照著物理治療師設計的內容按表操課,在學校的時候利用健身房做復健,回家也要做全身肌肉運動。花在復健的時間與金錢已無法計數,但家人全心全意的支持陪伴,阿倫也毫無埋怨,僅希望能透過持續的復健,讓疾病的影響減至最低。
  因為肌肉萎縮使得阿倫走路步伐不穩,跌倒便成為日常生活中最大的隱憂。在學校的時候,阿倫處理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較不方便的部份就需要周遭的人協助,例如他上樓比較慢,在學校課程換教室的時候,就請同學幫忙拿上課資料,讓阿倫可以好好走每一個階梯。甚至為了減少跌倒的風險,只要下大雨就會讓阿倫請假,因為在天雨路滑的情形下,上學路程以及學校換教室移動,對他來說都是十分危險的過程。家裡也做了無障礙設施的改善,例如在浴室內裝設扶手欄杆,地上鋪滿止滑軟墊等,都是為了盡力預防意外傷害。儘管已經非常小心,前陣子阿倫還是因為不慎跌倒,造成腰部受傷,休養了大半年才痊癒,從此之後對於行走安全更是小心翼翼。
  除了行動上的不方便,阿倫笑著說自己跟疾病相處得還不錯,面對重複的復健行程,他也把這些都當成每天該做的功課。在升學的路上,阿倫忠於自己的興趣,選擇了數位遊戲與動畫設計系,期望大學生活可以精彩豐富。儘管有許多考驗等在前方,相信阿倫會與家人攜手前行,共同分享未來漫漫長路上的苦樂。

認識罕見遺傳疾病系列(九十)貝克氏肌肉萎縮症
  貝克氏肌肉萎縮症(簡稱BMD),由於X染色體短臂Xp21處dystrophin基因有缺陷,使製造出的肌肉萎縮蛋白(Dystrophin) 功能不正常。肌肉萎縮蛋白主要分佈在骨骼肌肉細胞的細胞膜上,若此蛋白功能異常將會造成肌纖維膜變得無力且脆弱,經過長期伸展後終於撕裂,最終造成肌細胞死亡。此症與裘馨氏肌肉萎縮症都是因肌肉萎縮蛋白缺陷造成,雖有相同的基因缺陷,但此症的肌肉萎縮蛋白只是部分缺陷,故此症患者的臨床表現較輕微。
  此症發生率約為1/30,000(出生男嬰),為X染色體性聯隱性遺傳疾病,女性因擁有2個X染色體能彼此互償,因此女性無病徵不會發病,為隱性帶因者;若生下男嬰,有1/2機率將有缺陷的X染色體傳給兒子。此症也可能因偶發性新的突變所致。
  BMD通常於10歲時開始出現症狀,部分患者於13-16歲時需輪椅代步,超過90%的患者可活超過20歲。臨床症狀包括:肢體活動遲緩、漸進性肌肉萎縮、近端肌肉無力等。出生時並無明顯症狀,起初下肢較無力,常跌倒,需借助手將身體撐起,也會有小腿假性肌肉肥大現象;後期患者往往因心肌病變、呼吸肌病變、萎縮,而需要使用呼吸器,最後可能因呼吸或心臟衰竭。
  疾病診斷除了臨床症狀,也需搭配血清肌酐酸激酶(Creatinine Kinase, CK)、肌電圖 (EMG)、骨骼肌肌肉切片、組織學檢查以確診,並透過基因定序分析確認突變點,用以協助家族中帶因者之檢查或產前遺傳診斷。
  目前醫學上僅提供支持性治療,以延緩、改善症狀,(1)藥物:類固醇的使用被證實是可延緩肌肉的退化,但實際之藥物作用、機制尚未明確。(2)復健:利用物理及職能治療,延緩病程進展,加強肌肉強度,避免脊椎側彎等問題。此外,定期追蹤肌肉神經與心肺功能,並協助患者擁有獨立生活之能力,進而增進生活品質。

貝克氏肌肉萎縮症單張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