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罕見疾病宣導單張
 
 
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 Adrenoleukodystrophy
  • 編 號:認識罕見遺傳疾病系列(三十九)
  • 出版日期:2004/12/01
內容介紹:
天堂的孩子
  小勝從小活潑可愛,與同年齡孩子無異。直到2002年3月,媽媽帶著小勝到醫院檢查。結果確認小勝有ALD缺陷基因,做了多項的檢查後進一步確認小勝有百分之九十可能罹患此病。

  為延緩發病時間,小勝必須先喝羅倫佐油,每天喝40cc的油,然後配合飲食控制,以免攝取太多脂肪,而加速疾病惡化。媽媽考慮讓小勝進行骨髓移植手術,前後遇到兩三個配對成功的捐贈者,但因骨髓移植手術的成功率不高,醫院也不是很願意幫他手術。最後,是小勝意志堅定的說:「我不想變成看不到或是聽不到,我要試試看!」

  2003年8月小勝終於進行骨髓移植手術,歷經術前化療引起的嘔吐、發燒、口腔潰爛等煎熬,術後兩邊的肺交叉重覆感染,而做插管治療,不只插呼吸器,還插心導管、胸管、鼻胃管、導尿管。即使很難過的時候,小勝還是很勇敢沒有哭。後來醫生又建議要做體外循環,可以讓他比較不費氣力地呼吸,但那對孩子真是不堪想像的折磨。小勝的媽媽看著兒子的模樣,可以感覺到他很痛苦,有時實在不忍,但是,「在小勝還沒放棄前,我絕對不能放棄!」

  住院期間,小勝不哭不鬧,非常懂事。媽媽問小勝:「這個病是媽媽給你的,你會不會恨媽媽呢?」小勝總是回答說:「不會呀!因為我想做妳的兒子。」又問他:「你會不會後悔?」他回答說:「不會呀!」他還曾經跟媽媽說:「媽媽,如果移植失敗,我先去天堂等你!」這給小勝的媽媽很大的安慰,她說:「就因為他從開始到最後,都沒有給我一句否定的話,才使我因此可以有力量繼續走下去。」

  後來小勝還是走了,小勝的媽媽說:「看到他安詳的笑容,我當時的內心是高興的,覺得他終於卸下這個重擔,再無懼也無憂而無苦了。」

罕見遺傳疾病(三十九)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
  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Adrenoleukodystrophy, ALD) 是由於X染色體長臂上的ABCD1基因缺損,導致患者細胞中的過氧化小體(peroxisome)異常,無法代謝非常長鏈飽和性脂肪酸(very long-chain fatty acids; VLCFA),因此會使體內非常長鏈脂肪酸異常堆積在大腦白質和腎上腺皮質中,造成侵害腦神經系統的保護層-髓鞘質(Myelin),妨礙神經傳導作用。患者多以中樞神經發展遲滯退化最明顯,臨床表徵相當多樣化,依其型態的不同及發病年齡的不同,ALD可細分為三型:

1. 兒童大腦型(Childhood cerebral forms)
  發生率約占所有類型的35%,發病年齡通常於4~8歲,很少會超過15歲。一開始發病通常表現出學習或行為異常,這些行為表現可能持續數個月或更長,並會開始伴隨以下的徵狀:學校表現退步、閱讀困難、方向感障礙、視覺及聽力障礙,有時會出現複視及癲癇。通常發病後6個月到2年內會迅速的退化,逐漸喪失神經自主及運動能力。大多數的病患在出現神經症狀時也會同時伴隨腎上腺功能的障礙。

2. 腎上腺脊髓性神經病變型(Adrenomyeloneuropathy, 簡稱AMN)
  此型約占所有類型的40-45%,發生於在20歲至中年的成年人,主要症狀為漸進式腿部僵硬與無力,無法控制括約肌,並伴隨性功能的障礙,約10-20%的病患會因腦部的退化而有嚴重的認知及行為障礙,並會惡化到完全失能及喪失生命。

3. 愛迪生氏病(Addison Disease)
  此類型較為少見,症狀也較為輕微,約在兩歲到成年期間可發現腎上腺功能缺失,其症狀為不明原因之嘔吐及無力或昏迷。

  診斷的原則以臨床症狀為主要參考依據。另外,生化檢查部分包括血漿中升高之VLCFA以及腎上腺皮質素及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異常等,周邊神經傳導速度(NCV)、腦波及腦部磁振掃描可同步進行以確定診斷。治療部分,早期確立診斷後,可使用「羅倫佐的油(Lorenzo's Oil)」減低患者體內合成VLCFA,但羅倫佐的油並不能治癒已經產生的神經病變,對成年病患也不具療效;此外,在神經症狀未出現前可服用類固醇改善病情。骨髓移植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的方式,但仍有產生排斥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