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罕見疾病宣導單張
 
 
Coffin-Siris 症候群
  • 編 號:認識罕見遺傳疾病系列(一四一)
  • 出版日期:2024/12/17
內容介紹:
母愛灌溉 守護孩子平安長大
  軒平7個月大的時候被發現了全面性的發展遲緩,接著在1歲8個月開始缺氧型癲癇發作,一連串的吸允與咀嚼能力、爬、坐、走、牙齒生長以及學習能力等都相較其他孩子慢許多,同時伴隨著呼吸道經常感染、肌肉張力低、消化不良、無法打嗝等症狀,軒平媽媽帶著孩子四處求醫治療,跑遍了各大醫院,最終在3歲時確診為「Coffin-Siris 症候群」。
  從物理、職能、語言治療,到針灸、音樂,媽媽不放棄任何機會,積極帶著軒平做復健。然而因為軒平無法聽指令做動作,沒辦法參加團體復健課,因此每週一次的一對一物理治療機會更是格外珍貴,希望軒平能夠發展及維持最大動作功能的能力,也能保有適當的生活品質。
  因為癲癇頻繁發作,原先就有發展遲緩的軒平每發作一次,狀況就更加退化,復健的成效也因此非常緩慢,讓媽媽心疼不已,直到6歲後,癲癇才得以穩定控制。但也因最初未能及時控制癲癇,導致軒平各方面能力退化的程度都相當大,生活完全無法自理,行動能力也因此受到影響,大多時間都需使用特製推車來代步。
  軒平在飲食方面也需要特別注意,因為嘴巴的肌耐力不足,導致食物咀嚼不完全,因此有消化不良的問題;時常也會有打不出嗝的狀況,更會進一步影響到睡眠。
  即使照顧的路程不容易,媽媽還是不辭辛勞的照顧著軒平,平時有空也會帶軒平去游泳或是到郊外走走,讓軒平能接觸到更多不同的事物。種種疾病帶來的艱辛,所幸有社會團體、長照、家人各方面的協助與陪伴,以及信仰的支持,讓軒平與媽媽能夠度過這一路上的所有難關。
  雖然軒平一直以來都沒有語言能力,也沒有任何表達方式,媽媽無法得知軒平內心的想法,但是媽媽相信,只要陪伴在軒平身邊,並珍惜每一個當下,孩子平安長大就是最好的禮物。

認識罕見遺傳疾病系列(一四一)
  Coffin-Siris症候群是一種影響多個身體系統的罕見疾病,在骨骼與顱顏區域有明顯的外觀特徵,目前已知可由ARID1A、ARID1B、ARID2、DPF2、PHF6、SMARCA2、SMARCA4、SMARCB1、SMARCC2、SMARCE1、SOX4、和SOX11基因變異所引起,盛行率尚不清楚,目前全世界病例報告少於250例。遺傳模式為體染色體顯性遺傳,但多數患者家族中無相關疾病史,是自身基因突變所致。
  Coffin-Siris症候群的症狀多樣且因人而異:
1. 神經發展:患者語言、運動和認知發展遲緩,智力障礙程度不一,嬰兒期常見肌張力低下、小頭畸形和餵食困難;視力和聽力問題普遍,少數有癲癇、Dandy-Walker氏囊與小腦畸形、腦結構異常。
2. 臉部特徵:粗獷外觀,眼瞼下垂、低位耳、寬鼻尖、人中寬、厚唇、寬嘴、巨舌、牙齒萌發延遲。
3. 骨骼特徵:多數患者小指或腳趾甲發育不全,骨齡落後、身材矮小、關節鬆弛、脊椎側彎。
4. 毛髮皮膚:濃眉、長睫毛、多毛、稀少頭髮、低前髮際線。
5. 其他症狀:頻繁感染(如肺炎)、心臟缺陷(心室或心房中隔缺損)、泌尿生殖異常(隱睪、馬蹄腎等)。
  疾病診斷除了評估病人的症狀和身體特徵外,影像學檢查例如X光攝影、核磁共振來檢查四肢與腦部有無畸形或結構異常,透過分子遺傳學檢測相關基因變異,部分患者在心臟、腎臟出現症狀,有時需要進行超音波或其他相關檢查。
  目前治療以症狀處置為主,顱顏、骨骼和心臟可能需外科修復,早期療育可促進動作、認知和社交發展。其他治療包括眼鏡、助聽器、營養補充等,心理支持和諮詢有助病友適應外觀異常帶來的情緒和社會挑戰。

Coffin-Siris 症候群單張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