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罕見疾病宣導單張
 
 
Miller-Dieker
  • 編 號:認識罕見遺傳疾病系列(一三四)
  • 出版日期:2023/12/21
內容介紹:

永不止息的愛與思念
    懷孕9個月產檢時,振豪被檢測出腦室比一般標準值大0.1公分,透過核磁共振發現有胼胝體不足的情況,經過一番考量,他在父母滿溢的愛中誕生。
    2個月大時,振豪開始不停吐奶,送急診後發現是癲癇發作導致,同時因胼胝體不足,相較其他同年齡孩子發展落後、肌張力低。7個月大時更檢測出白內障,開刀切除裝上水晶體後,每個月需定期至神經內科回診。
    從職能、語言復健、水療到中醫,振豪父母不放棄任何機會,自第一次癲癇發作後就開始固定用藥,希望藉此控制頑固性癲癇。但是仍有許多外在因素,如:感染發燒、手術而導致癲癇,每次發作都不斷退步。醫生初期診斷是腦性麻痺,經過持續追蹤檢查,最終在3歲時才確診為「Miller-Dieker症候群」。    
    自振豪出生後,一家人過得非常充實。除了日常職能與物理治療外,他們也定期旅遊,讓振豪有更多人生體驗,「雖然他沒有口語,但我們常在生活中用聲音及觸覺刺激,後來他可以用拍打、移動眼睛來表達情緒。從沒反應到能同步發出笑聲,也從滴管餵食進步到可以吃軟質食物,這些小事對我們來說都非常珍貴。」在爸媽眼裡,小頭症、手腳纖細、耳大、厚眉及毛髮茂密等疾病表徵,都讓振豪成為更加獨特的孩子。    
    然而,持續肌力復健,也讓他肌肉張力過於緊繃而髖關節滑脫,手術後未見改善,腳及腰部逐漸彎曲,長期累積下來,導致脊椎側彎,加上臥床讓肺部容易積痰、發炎,振豪陸續出現胃出血、呼吸衰竭等情況。
    「醫生曾宣告他活不過1歲,但他卻如此獨特,和我們度過了16年不平凡的人生。很謝謝他來當我們的孩子,我和爸爸永遠愛他。」因為振豪的勇敢,在他10歲時媽媽決定做孕前檢測生下第二胎,未來他們將帶著對振豪的愛與思念,繼續努力生活。

認識罕見遺傳疾病系列(一三四)
    Miller-Dieker症候群在1960年代由兩位醫師James Q.Miller及H.Dieker首次描述因而命名,疾病最主要的特徵包括平腦畸形(無腦迴/腦溝症)、癲癇、發展遲緩、肌肉張力異常、餵食困難及獨特面部特徵(如高前額頭、太陽穴凹陷、朝天鼻、低耳位、小下巴)等,症狀出現的年齡通常在新生兒或嬰兒時期(2歲前)。
    疾病發生率國外估計約10萬分之1(美國患者數少於5萬人),台灣則無相關統計。
    Miller-Dieker症候群之病因是第17號染色體短臂(17p13.3)位置上遺傳物質部分缺失所致,此位置包含幾個已知與腦部發育相關的基因如PAFAH1B1(LIS1)及YWHAE等,其缺失是造成疾病症狀的主要原因,缺失範圍越大,包含的基因功能異常越多,臨床症狀可能會更嚴重。    
    疾病診斷主要依賴影像學檢查,包括胎兒時期的超音波檢查診斷平腦症狀;患童腦迴發育不全則可透過電腦斷層攝影(CT)及核磁共振造影(MRI)診斷。在分子診斷的部分,染色體結構及片段缺失則可利用螢光原位雜合技術(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或染色體基因晶片檢查(array CGH)來檢測。
    Miller-Dieker症候群大部分屬於非遺傳性,即染色體片段缺失發生在生殖細胞(精/卵細胞)複製過程或胚胎早期發育時期;僅少部分(約10%)患者是遺傳自無症狀、染色體平衡轉位(Balance Translocation)的父親或母親;平衡性轉位在父母體內沒有增加或缺少基因,所以沒有疾病症狀,但下一代就可能產生非平衡性轉位而導致疾病。
    Miller-Dieker症候群以症狀治療為主要目標,包括使用藥物控制癲癇、以鼻胃管餵食改善餵食困難,避免營養不良;或者搭配物理及職能治療協助患者復健、調整進食姿勢等改善營養攝取等。

 Miller-Dieker症候群單張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