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醣儲積症第二型(又稱為龐貝氏症)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
是由於缺乏a-glucosidase(一種溶小體酵素, 簡稱GAA)而引起之疾病。此類疾病可分為三型:嬰兒型、年輕型及成人型。 嬰兒型通常在6個月大時就發病且迅速惡化致死,這型病患的的心臟、骨骼及呼吸肌均受到很嚴重的損害,而心肺衰竭往往是最大的致死原因。成人型則是慢慢惡化,且其心臟沒有受損,但通常在20-60歲時會出現四肢肌肉無力之現象,也和嬰兒型的病患一樣最終會因呼吸衰竭而離開人世。年輕型則指會在嬰兒期和6歲前發病,其受損傷之部位也有肌肉無力,但大多沒有明顯的心臟疾病。大致說來,若越晚發病越不會有心臟疾病。
發生率--美國:約四萬分之一,這頻率的計算是基於各式人種正常人中的基因率而來的。全球: 台灣及中國大陸則為五萬分之一,荷蘭則約為四萬分之一,百分之六十三的人至少帶有三個最常見的突變基因之一。
嬰兒型:通常於一歲以前即死亡,由於肌無力現象持續嚴重,導致餵食困難及呼吸衰竭,心室之擴大進而導致心室衰竭,其死因通常是心肺衰竭。
年輕型:其病情進展雖是較緩慢但最終仍是會死亡,通常在二十到三十歲間死亡,所有此類型的病人都會有呼吸系統受損傷且其死因大部份為呼吸衰竭。
成人型:此型病人在被診斷出後仍會存活好幾十年,肌肉無力可能會影響到正常之生活作息,及造成呼吸功能不足而致睡眠時之呼吸暫時停止。通常呼吸衰竭也是其主要死因。
目前除支持性療法外,亦可採用酵素取代療法(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ERT),將患者所缺乏的GAA酵素定時注射至血液中,使儲積於細胞內的肝醣能正常代謝分解,以改善患者心臟肥大,肌無力及呼吸衰竭等症狀。台灣已於2005年列為公告罕見疾病用藥並獲得健保給付,而歐盟醫藥品管理局(EMEA)以及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FDA)也於2006年核准此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