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介紹 |
|
盧廣仲成長於台南,因媽媽熱愛音樂及收藏黑膠唱片,讓他從小耳濡目染能憑記憶唱出如惠妮休斯頓、麥可波頓等數十首英文老歌,也練就他自己獨特的「廣」式自由唱腔。
廣仲在就讀大學一年級時因車禍住院而開始接觸吉他,並從電機系轉讀西班牙語文系。隔年他奪下淡江大學「金韶獎」創作歌謠比賽創作及獨唱冠軍,接著又拿下政大「金旋獎」創作組冠軍及最佳人氣獎,他的創作讓知名唱片製作人鍾成虎為之驚艷,並形容他是「被公車輾過的音樂鬼才」,與他合作陸續出版了3張單曲,其中《早安 晨之美》一首獲得由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主辦的2007年度十大優良單曲。而三張單曲在樂迷口耳相傳之下,竟創下銷售量超過15,000張的佳績。
2006年盧廣仲開始在包含早餐店、宿舍等地巡迴開唱,獲得學生的熱烈迴響。2008年,盧廣仲發行個人第一張專輯-100種生活,並在第20屆金曲獎中奪得最佳新人獎以及以「一百種生活」一曲榮獲最佳作曲人獎。連金曲歌王陳奕迅都公開讚揚盧廣仲的《100種生活》才是他心目中的最佳專輯,並要求盧廣仲替他寫歌。
在發行個人專輯後的第88天,盧廣仲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第一場個人售票演唱會,寫下獨立樂壇新紀錄。2009年盧廣仲發行個人第二張專輯,並舉辦演唱會。即便是如此的受到廣大樂迷喜愛,盧廣仲並沒有因此改變他的生活,依舊早睡早起,每天吃早餐,並且待人親切、謙虛,這也是他能一直受到大家喜愛而有源源不絕創作靈感的最大原因吧。
|
|
|
|
曾金世是裘馨型肌肉萎縮症病友曾英齊的爸爸。英齊在小學四年級坐上輪椅,面對疾病的打擊他依舊活潑開朗,多話搞笑,還說如果他身體完好的話,想當個花花少爺呢。英齊的爸爸曾金世先生,為了照顧愛兒,自己研發了讀獨家的按摩復健術,以及音樂疏壓法,而英齊在爸爸、媽媽跟輪椅成為生命黃金鐵四角的堅強陣容下,不僅突破一般所說裘馨型肌肉萎縮症病友生命的極限,而且還寫下裘馨型肌肉萎縮症存活年限的金氏紀錄。
日前,英齊感到自己身體狀況日漸衰退,與父母商量後,舉辦了特別的生前告別式,且表達願意將自己的大體捐出供作醫學研究的心願。此外亦出版了「我的肌痿酒」一書,透過文字跟影像,希望以自己的故事鼓勵更多的朋友。
曾爸爸除了一路以來陪同愛兒克服疾病的挑戰外,他更是化小愛為大愛,組織病友協會,擔任中華民國肌萎縮症病友協會第一屆及第二屆的理事長,和其他病友家長互相分享資訊,加油打氣,幫助許多病友家庭改善生活困境。
此外,喜歡音樂的他,常常自行創作歌曲,把心情訴諸於音符當中。其中除了自身照顧英齊所帶來的人生體驗外,也曾將帶著英齊走訪高雄各地名勝的心情,寫出類似「來去台東」的歌曲,裡面的每一個景點都是父子倆的回憶。而在罕病基金會的南部天籟合唱班,曾爸爸也教大家他所演唱的曲目,並且於巡迴的音樂會演出。在曾爸爸的身上,音樂為他帶來希望,也賦予他面對疾病侵襲的勇氣。
|
|
|
|
182公分的身高讓人很難忽視她的存在,加上又細又長的手腳、一眼失明一眼弱視,胸前開刀後遺留的刀疤痕跡,搭配上獨特的穿衣品味,組合成為獨一無二的張瓊玉。
瓊玉是罕見疾病馬凡氏症的病友,也是台北市的街頭藝人,喜歡唱歌,喜歡寫文章,喜歡讓自己變的漂亮。罹患罕見疾病馬凡氏症帶來的特殊外貌,讓她從小面臨眾人異樣的眼光。同學不友善的對待、嘲諷跟排擠,讓她一度陷入生命低潮,足不出戶,只想在家封閉自己。
後來,她克服障礙,不僅完成大學學業,之後更積極的走路人群,擔任專案企劃,推廣身障者才藝。而後更身體力行,克服自己害羞的個性,考取了台北市的街頭藝人執照,每個週末午後在台北地下街,引吭高歌,也宣導罕見疾病,分享她的心情點滴。日前更舉辦個人演唱會,獲得廣大的迴響。
瓊玉用自己的生命證明沒有什麼不可能,身上的刀疤也可化成美麗的生命印記。她用歌聲來活出自己,於世界上佔有亮麗的舞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