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罕病廣播出版系列
 
相視而笑‧莫逆於心【第86集】
  • 編 號:86
  • 播出日期:2009/01/04
內容介紹:

    當世界只剩下一張床的大小,眨眼成為與外界僅存的互動橋樑,生命還能創造意義嗎?莊子認為萬物皆值得珍惜與欣賞,對於受困至此的生命,會有什麼看法與詮釋?

    罹患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運動神經元疾病/漸凍人)的陳宏,原是意氣風發的企業家,在新聞工作以及攝影方面也頗有成就。就在此時,疾病卻悄悄襲來。先是走路不順暢,接著蔓延到手、呼吸,到現在已經必須終日臥床,依賴呼吸器維生。躺在床上的他想與人互動,只能不斷地看著對方,等待對方發現。妻子和他之間的溝通,靠的是張上面寫著注音符號,薄薄的透明壓克力板,以及無數次的眨眼。在眼睛一次次的眨動之下,他完成了許多篇精采文章,甚至集結成書。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曾任台大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對老莊思想極具研究的傅佩榮教授,用莊子的哲學詮釋陳宏的生命。傅教授的母親50歲時因病臥床,一躺就是三十年。父親細心照料數十年如一日,只淡淡說了句:「如果今天換做是你母親,也會一樣的照顧我。」傅教授同時指出,一般人身心健康,反而很難靜下心來靈修。當身心有障礙,靈修成為唯一的出路,正是提升靈性的好機會。

    陳宏發病以後,寫書以及日常照料都要靠他深愛的妻子。兩人之間還有哪些深情的互動以及內幕故事?傅佩榮教授還有哪些發人深省的見解?請鎖定24日的角落欣世界喔!

來賓介紹

劉學慧女士
陳宏的妻子。為照顧丈夫,她毅然決然在華江高中教務主任現職提前退休,成為陳宏用眼眸書寫靈魂的不二要角。憑著一塊透明注音版,陳宏以眨眼或轉動眼球的的方式,由劉女士確認符號後紀錄下來。先後完成「眨眼之間」、「生命之愛-在眨眼之間」(香海文化出版)等生命二書,化病為愛,用愛解凍,為困頓者點燈。

 

傅佩榮先生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學術專長:儒家、形上學、先秦哲學、宗教哲學曾開設課程:宗教哲學、哲學與人生、儒家哲學研究、形上學、論語解讀、哲學英文、西洋哲學史、先秦儒家哲學。

 

 


疾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