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罕病廣播出版系列
 
這事一定會發生有意義的改變 【第17集】
  • 編 號:17
  • 播出日期:2007/04/15
內容介紹:

相信許多人都曾經在網路上看過李偉文醫師的文章,而看過他文章的人,必定對他在環境保護上的熱情印象深刻。但是平常人實在很難想像,身為牙醫,李偉文究竟是怎麼跟環境保護扯上邊?

原來,李醫師從以前就是童子軍,好管閒事的個性加上大自然帶給他的感動,使他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們組成了台灣最大的環境保護團體──荒野保護協會。身兼醫師以及環保領袖,忙碌異常的他在這兩個迥異的世界中,用樂觀的態度取得平衡:「就醫師的工作來說,我到荒野做事情是一種休息;而就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的角色而言,我當醫師看診比到戶外工作輕鬆許多,也是一種休息。所以,我永遠都在休息!」

「我們常在努力工作的過程當中,生活就不見了。」李偉文醫師認為,許多人為了生活汲汲營營,賺到了錢卻未必快樂。投身公益,卻能讓人找到生命的價值,甚至改變人生。因此,荒野保護協會提供大家可以投身公益的機會,讓各種不同專長的人都能找到發揮的空間,實現自己的夢想。

t3和李醫師一開始就立定志向投身公益不同,傅上珍老師是在因緣際會之下,才接手指導罕見疾病合唱團。原本只是想做點特別的事情、試試自己的能耐,卻沒想到一做就是兩年,也開啟了傅老師對生命的新觀點:「我開始反思,音樂一定要做到完美才叫做音樂嗎?或許『感動人』才是音樂真正的意義?」面對各種不同性情、不同症狀的病友,傅老師變得越來越有耐心,不但能一次次地教,還能一邊指揮、一邊彈琴、一邊扯開喉嚨,像個啦啦隊隊長似的督促他們。

讓傅老師印象格外深刻的是,曾有位小病友連續上了一個月的課,卻從不曾開口,一個月過後,這名病友竟然忽然之間將老師教的歌整首唱出來。在罕病合唱團中,許多病友即使一句話也說不清,音也發不準,但是他們在高興的時候開口大聲歌唱,甚至能唱出整句的歌詞。經過了兩年多的訓練,傅老師決定為這群病友們在4月20日開一個音樂會。當天,不但是病友們的成果展現,更要讓大家看到一場「有愛的」音樂會。
這次的節目中,李偉文醫師以及傅上珍老師也各自提出了「荒野療法」以及「音樂療法」的觀念。大自然和音樂,如何能幫助身心障礙者?又是什麼樣的經驗,讓兩位與談人在公益之路上不斷前進?還有許多精采內容,請鎖定4月15日的節目喔! 

來賓介紹
李偉文
中山醫學院牙醫系畢業;民生健士會創辦人;湯成牙醫診所負責人;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一個不戴表,卻未誤過看診時間的牙醫。一個不記行事曆,卻未缺席會議的荒野理事長。一個不看電視,卻不錯過任何議題的台灣人。一個明明行程滿檔,卻總是一派悠哉清閒模樣的現代人。
著作:我的野人朋友:16個守護自然的遊俠故事;你每天都在改變世界;與荒野同行:一個牙醫師的荒野之旅;我在黃昏的日落前趕路:一個牙醫師的荒野行腳。
傅上珍
美國紐約市曼哈頓音樂院 ( 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 音樂碩士;任教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除定期舉行個人獨唱會,並積極參與各項演出活動。曾應邀與國家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台北縣立交響樂團、音契合唱管絃樂團、日本關西聯合交響樂團、新加坡聯合管絃樂團、樂興之時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曲目包括韓德爾的彌賽亞,孟德爾頌的第二號交響曲、仲夏夜之夢、以利亞、垂聽我禱告,馬勒的第二號交響曲、第四號交響曲,莫札特的安魂曲、經文歌Motet K.165、C小調彌撒, 奧福的布蘭詩歌,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樂曲等。

 
【完整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