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認識世界的另一種方式」
對談全記錄本集與談人:
名聲樂家簡文秀女士(以下簡稱「簡」)
多發性硬化症病友周勳瑜老師(以下簡稱「周」)
成軟骨發育不全病友魏益群先生(以下簡稱「魏」)
角落欣世界節目主持人楊玉欣小姐(以下簡稱「主」)
主:各位朋友,現在在線上的是簡文秀教授和周勳瑜還有益群。首先我就要先問問簡老師,我曾經聽老師說過,這一生要以公益服務人群,作為人生的最優先的選擇,是不是跟我們談一談,是什麼樣的背景和原因讓你會有這樣的生命許諾呢?
簡:其實我從小就非常喜歡唱歌,我自己在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那個時候我是指揮,那時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唱一首歌,然後有樂團伴奏。那後來,陰錯陽差,因為家境的關係,我就去考上了師專,那後來當老師。
其實從小的我就不喜歡當老師,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不喜歡當老師,我記得小時候我媽媽有一次還帶我去算命,給人家算命的時候他算我是老師的時候,我就放聲大哭說:「我不樣當老師啦!我不要當老師啦」
主:為什麼?
簡: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所以後來那個人還跟我媽講:「你跟他說啦!唱歌的老師有是有在唱歌啊!」我說:「我不要、我不要,我覺對不要當老師。」他說:「你就去大學當老師,作唱歌的老師。」我到現在還想-真的有命運嗎?那個時候我還小七八歲,那個算命先生就這樣說耶!只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不喜歡當老師,後來就是有一些機緣到國外去留學,那我想,我不希望回台灣之後去大學教書,還是喜歡自己唱歌。
很多朋友可能不太知道,其實在國外學唱歌,其實也兩種途徑,一種是學表演,一種是學作老師,我想勳瑜一定知道這些事。所以後來有人跟我講說:「其實你不喜歡當老師,你可以去專心唱歌,而且有一個辦法。」我問:「什麼辦法?」他說:「去參加比賽。」我想這樣也好啊!可是我就認為說,不要當老師可以把唱歌當成職業,可能要前三名,不然人家怎麼知道我,我如果唱最後一名,我就還是去當老師了。所以我就跟上天講說:「上天啊!你注意聽喔!我說我如果得到前三名,那我就可以把唱歌當成職業,那我從今以後就以公益活動為優先。」
因為我想這世界上的比賽哪那麼容易,要得到前三名應該很不容易,那我就可以去唱歌了,不用當老師了,結果呢後來,我去加拿大的比賽就得了首獎,所以我想這是我跟上天之間的約定,就因為不喜歡當老師,所以我現在是以唱歌當我的職業,非常感恩。剛才在一個一些的媒體記者前面,我談到我自己,想一想我還真感恩,其實你知道,為什麼我可以唱歌,我的記憶力特別好,我常常以前在舞台上演歌劇的時候,常常提別人的詞,因為我把別人的詞都全部背下去了,所以我剛才聽到這輩子最感到安慰的事情是什麼?我說我感到安慰的事情就是書還可以普通普通唸,我還沒有得過第二名,所以就想說,譬如說學一首新歌,別人可能學一個禮拜還不會唱,那我可能學半天就會了,所以我有很多時間做唱歌以外的事情,所以人家常常看到我在接上走啦!或者在看一些書啦!會看電影或看電視,其實這都跟音樂有關,大家都覺得我好像在玩,其實不是,我覺得一個唱歌的最高境界就是唱歌如生活。
主:老師,我就想接著問了,你說的這個唱歌如生活,跟我們講一兩個例子好不好?這個唱歌跟生活當中的美在哪裡?他們關係怎麼樣?
簡:很多人覺得說像我們學聲樂的,恐怕就是要唱一些什麼藝術歌曲的,或者比較古典的音樂。其實我覺得唱歌內容要跟我的生活是有關的,而且我不是行而上的那種哲學,譬如唱太過於行而上的東西,我會覺得沒有跟生活結合在一起,我常常就講說,我的看法是跟別人不太一樣的,我認為那叫藝術,如果說你唱的都是行而上的或是大家比較不熟的,跟生活不是很有連結性的,我認為那叫做學術,那我選擇的是藝術,所以我覺得選擇學術的也沒有什麼不對,也很好,但是我的個性,我希望我走的是藝術。
主:那老師可以這樣說嗎?就是說你的音樂是跟別人對話,是跟別人交流,所以如果別人能夠相對應的有共鳴,那麼也許能夠有感動,這就是你認為的藝術。
簡:當然! 常常有學生問:「唱歌的最高技巧是什麼?」我覺得唱歌的最高技巧就是讓聽眾產生共鳴,而不是說你的聲音有多乾淨、多美、多輕亮、多有力量, 或者是說你的音準有多準、氣有多長、歌詞唸的多清楚。
主:老師,那你覺得要跟別人共鳴,我們可以發現好多人都在表達,都希望你都我共鳴喔,可是不一定每個人共鳴的到,那個要跟別人產生共鳴的關鍵是什麼?
簡:我覺得關鍵就是你唱的歌曲。我常常講,如果別人請我去唱歌,我都覺得他不要寫歌名,只要寫說女生獨唱,這樣就好了,因為其實我覺得,我很感恩上天給我一個很敏感的感覺,就是我唱完第一首歌,我就知道下面要唱哪一首歌,會得到觀眾或是聽眾的共鳴。
主:老師,你每次音樂會怎麼辦呢?音樂會總是要排定曲子。
簡:所以很不得已的時候我就先排定,然後我唱完第一首曲子的時候,我就講:「我在唱完第一首歌曲的時候,我有一個很好的靈感,我要唱一首我最喜愛的一首歌,也是你們最愛廳的一首歌,好不好啊換一首曲子?」大家一定都說好。
主:我也常常這樣,脫稿演出。
(第二段)
主:好,聽眾朋友,現在在我們現場的是簡文秀老師還有周勳瑜還有魏益群那如果說我要問益群,用一首歌來跟你的雙腳道別的話,那麼你會選哪一首歌?你現在唱一段好了。
魏:要現場唱一段嗎?
主:那當然囉!
魏:(唱歌)
主:為什麼你會選這首歌呢?
魏:這首歌的話有可能是明年,就是合唱團的一個成果發表要唱的一首歌。
主:那你對這首歌有什麼樣的感覺?
魏:感覺喔!當初在聽的時候,在電視上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就覺得喔!好感動,我就趕快去教會找這首歌,然後就一直唱一直唱,就覺得好感動,因此就決定有機會一定要唱這首歌這樣子。
主:那你也稍微跟我們說一下好了,在2000年的時候,把那兩支看起來像裝飾性的腳給截了,給切了,那麼,說一說這樣的過程好不好?
魏:嗯。其實因為它當初就是會全身骨頭一直會不斷的彎曲變形,所以它的情況就是像藤蔓一樣,會照他的形狀一直惡化下去,所以後來想說就算把它開直了,還是一樣會再彎曲變形。
主:為什麼啊?
魏:因為它這種骨頭就是會有一種那種會一直會變化,會因為你的外力,或著是說怎麼樣的一個情況,它就是會有變化。
主:所以它骨頭沒有辦法直直的長,它就是會歪七扭八,變形的長。
魏:對,就像藤蔓一樣,你把它弄彎曲長,它就是彎彎彎的長下去。
主:那你就把它弄直的長啊!你沒有辦法用直的,把它固定?
魏:那就可能要把一個東西放在一個模型裡面,它一直放那裡,它就不會變形,你就不能脫離那模型這樣。
主:喔,這樣喔!那你到2000年的時候,是幾歲啊?
魏:大概24歲還是23歲。
主:就是因為這個苦惱,所以你決定把它截了算了。
魏:對啊我就想說沒意義嘛!那還倒不如把它切了算了。
主:怎麼樣你會感覺到說這樣的腳是沒意義的呢?
魏:就真的只是裝飾,不是很好看的裝飾,那大家大掃除的時候都會把一些東西把它丟掉,那你把它當作是大掃除,所以就把它丟掉這樣子。
主:喔!真是感動耶!雖然我也常常感覺我的,用我的手去抬兩隻腳,我的腳也非常的笨重,然後又沒什麼用處,用處不太大,不過多少有一些零星的用處啦!站一站啦還是可以的。那這樣子,益群,你再跟我們說一說,你也花很多的時間去做公益的服務,為很多病友為很多社會大眾的朋友們來唱歌,所以說,這樣的心情怎麼樣?
魏:我是覺得蠻開心的,因為以前的話一直都是別人在服侍你,在幫助你,那我沒有想到,有一天我也可以就是去幫助別人,臥回饋這個社會,這樣子。雖然可能我做的東西並不是實際的說,像人家這樣子去做,有實際的幫助到什麼,可是我想,我做了這些東西的話,實際上會有一些的幫助,對基金會來講或是對別人來講。
主:好,太好了!
(第三段)
主:好,聽眾朋友,現在在我們現場的是簡文秀老師還有周勳瑜還有魏益群接下來,我還是很好奇剛剛簡老師有提到,就是說你是一個很另類的藝術家,跟大家都不一樣,老師,再跟我們談一談,你的生活還有你的另類在哪裡?
簡:很多人問我說,你是不是每天都要發聲練習?那很多人一定以為我常常發聲 練習,那我還是講到感恩,我覺得唱歌從來沒有在我的生命當中有任何困難之處,所以人家問我說,我有沒有天天發聲,其實我跟各位說,說話的時候我就是在鍊丹田,所以剛才我講過了,我的記憶力還不錯,所以我覺得多去了解別人的生活,那我就是音樂的練習。
主:那老師你也提到,就是說你的生活是很多面相、多元文化的,去接觸很多新的題材跟對象,可不可以談談這個部分?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簡:我想這個也是與生具來的,在小學,我就會分辨說張三唱的中秋月跟李四唱的中秋月哪一點不一樣,那為什麼好,好在哪裡,如果說這樣唱不好,那樣唱又有什麼好,所以後來我在美國,我唸書的時候,我的論文是我的指導教授,他居然就是用我做比較,所以我覺得一個藝術的成長,就是說你要多元的去思考,所以我常常講說,藝術的最高境界除了技巧的訓練以外,還要自己就是頭腦的思考,這是非常重要的,那頭腦思考當然就是說內在跟外在的、書、還有電視跟媒體、資訊,對一個學藝術的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像譬如說很多人認為,簡文秀你可能是唱聲樂,你可能沒有聽過馬丹娜唱歌,我就常買她的唱片來聽,他為什麼好,我也常常滿江蕙的唱片來聽,他唱哪一點好,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為我覺得我們現在台灣的一些音樂的是classic就是classic,pop就是pop,我覺得過於..,所以這樣的過程當中,很多人會出於互相學習,還有生活上的感受,跟你細心的去觀察,這對一個藝術家是非常重要的。
主:老師說得很好喔!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聽聽勳瑜,因為勳瑜的生命故事我在第一段有介紹過,聽眾朋友可能還記得,那麼還是讓勳瑜自己來說一說,從你生病之前,你自己就是一個音樂人,有專業的音樂訓練,非常有才華,到了你生病之後,你就失去這樣的能力,但是你漸漸的復原,那音樂從你生病前到生病後,他到底佔了什麼樣的角色?
周:其實應該說生病前可能就是太順遂,我覺得在音樂這條路我是蠻順遂的,那一直到回到台灣,好像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那我倒覺得這場病,是給我一個很 大的恩惠,好讓我不會那麼自滿,不那麼驕傲,它讓我知道說其實很多東西在生活裡面在很多地方其實都有很辛苦的地方,我看到了很多,從自己看到的或者是說看到別人他..,每個人面對的並不是你所看到的或得到的,像小時候你要什麼就有什麼,我還記得那時候,我第一次發病,然後昏迷過後,就忘記了,什麼都不知道,然後大家想盡辦法要把那記憶喚回來,然後那時候是半身癱瘓的,醫生都很認真,可是也搞不清楚是什麼狀況,我那時候還沒有確定診斷,後來有一位醫生,很用心,他就有一個晚上,他就提著一個收音機,拿了一堆錄音帶,他說他已經把整個醫院的古典音樂都搜括來了,他就一首一首的放給我聽,然後問我聽過沒,可是我在聽的過程當中,我覺得很好聽,可是我實在說不出個所以然,然後那個醫生他就很有耐心,他就很好心,他就還是放,然後告訴你這一首是哪一個作曲家的什麼作品,你應該有談過,你應該有聽過,沒關係,我們再來,就這樣一直聽,然後接著下來,我的家人就繼續執行這個任務,然後把我從家裡之前錄製的鋼琴、長笛的帶子拿來給你聽,告訴你說,這是你吹的,這是你彈的,我那個時候無法想像,我只覺得好好聽,然後我想學,可是我沒有辦法動,我半身是癱瘓的,然後記憶中就是…,那個時候我在聽音樂的時候,那個過程我覺得是安全的,我覺得不害怕的,然後所以就是又給我一個很大的力量,我覺得我想要趕快好起來。然後我覺得,在那個過程大家都是很幫我的,當我身體確實可以動的時候,我就回到我的鍵盤上面,然後開始慢慢一個音一個音學,然後進步很快,可是在這過程當中,我又從這個我在學的過程當中,好像又把我的生活組織起來,一塊一塊的,好像你又慢慢知道了說,喔,你有一些什麼樣的過去,然後我覺得這中間,當然有很多的痛苦,但是我覺得更多的是滿足和驚喜。
主:勳瑜講了生病的過程,我知道你後來到現在,近幾年來,花很多時間用音樂去服務很多的病友,很多的社會朋友、社會大眾,跟我們講一個經驗好了,讓你最感動的經驗,在你的服務過程,一個很感動一個很有趣的服務經驗好不好?
周:我記得在我第一次,第一次接觸公益活動的時候!那時候我也不太懂,那時候我記得是騎策協會,那時候我剛回來台灣沒多久,那身體有些不太對,平衡力不好,那但是會騎馬,然後後來就是發現我們的馬術治療這邊的資源是非常少的,那馬已經快被騎昏了,然後我們台灣的馬只有一匹而且是老馬,然後經費就是很少。
那時候我不知道我能做什麼,後來跟她們的理事長就是聊了一下,她們就是很苦啊!那後來就是我們自己在那邊亂想,想說那這樣可不可以,試試看音樂會,那就辦啦!可是那時候,真的就是毫無經驗,就是之前的音樂會就是,人家幫你做好一切,你就是去表演,那可是那一次是我要去做整個,從開始到宣傳、DM,一大堆全部。最有趣的是,在一大堆亂七八糟的過程當中,我覺得最得力的助手就是我的學生,那個時候我有教幾個國中跟高中的音樂班,那這些學生都是屬於那種就是很清純,那他們突然每一個人都變得很好的業務員,然後一百、兩百、五百就這樣跟你湊,然後就把這些消息去告訴他們所有認識的人,然後每個人拼業績,然後那時候就那一場辦得好累好累,可是我們都辦得很滿足,然後會計都說要開發收據,那個就累慘了,因為我們的錢都是一把皺巴巴的,然後都搞不清楚,然後就這樣子湊,那是很感動,他是很有趣,但是中間的感動也讓我覺得說,你只要願意,然後其實很多不一定你要真的很懂要怎麼樣做,然後就大家集結那個力量,那次讓我體會到,什麼叫做公益,然後他的迷人之處,就是我們盡一些力量然後可以得到這麼多的滿足跟快樂,我覺得這反而不是我在做給人家,而是人家在做給我。
主:說的真好。那我們先休息一下,馬上回到節目現場。
(第四段)
主:好,聽眾朋友,現在在我們現場的是簡文秀老師還有勳瑜跟益群那接下來我們就要請簡老師特別跟我們談一談,我們在12月15號有一場音樂會,老師為我們介紹一下這一場音樂會的精神還有他的目標好不好?
簡:我想,在今年的12月15日,我們在聖家堂,就是在新生南路二段50號,我們有一場音樂會叫作平安夜,是我們會罕見疾病募款的音樂會,這次非常謝謝很多企業界的贊助,那場音樂會的票是免費索取的,請在罕見疾病基金會索取,我們請到的就是殷正洋還有拉縴人合唱團,那還有我,我想,我們三個人各有所長,那殷正洋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們流行音樂界的三金王,金鼎、金鐘、金曲,那拉縴人合唱團在外國得到非常多的金牌,也是我們台灣的合唱團,大概是很少有的,全部清一色我都稱他為小男生,因為都是二十幾歲的,那還有一個是我,希望我們那天能夠呈現一些音樂是能夠感動大家的。那我想我們最重要的想法就是說,希望藉這場音樂會,可以呼籲大家,可以關心罕見疾病的朋友們,那我的想法是這樣,希望我們台灣的社會,是一個蠻溫暖的社會,不是大家所看到表面上吵吵鬧鬧的社會,那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如果都沒有,我們作義工也可以,再沒有我們聽音樂會也可以。我想當天的節目主持人,玉欣也是我們主持人之一,所以我聽到他的聲音,感覺好像他可以唱歌的樣子,他的聲音非常SWEET。
主:老師你要教我喔!我想要唱夜後。
簡:是嗎?你說那個莫札特的夜之后,是嗎?
主:對對對。老師都說:「你這不行啊!花腔女高音你沒辦法,這一生都沒辦法....」就是這樣我才說:「我不行,我問問簡老師…」,開玩笑的啦老師。
簡:不過我可以告訴你一個消息,我覺得要唱那個花腔女高音,要生長在寒帶比較好,這是有經過研究的,所以說你唱秋蟬就可以。
主:哈哈哈,也不錯啦!我還是主持一下就可以了,謝謝老師。那老師我知道,因為像上一段勳瑜有講到說,要籌辦一個音樂會,真的是很多的功夫、很多的行政工作,我也知道這整場音樂會,都是由老師你籌畫,然後執行,各式各樣的工作非常多,老師你可不可以說說,你為什麼有這樣子的想法呢?簡:說真的,其實我們製作音樂會,大概製作了20年以上,那我自己募款要捐給慈善基金會的,這是第三次,第一次是為了肝病基金會,第二次是為了乳癌基金會,第三次因為我想我這邊試唱的歌,算還蠻多樣的,但是有一樣是我常常在國外得獎的他就是聖歌,所以我這一次為什麼選在聖家堂,就是跟聖歌有關係,所以我希望把我最好的歌,獻給罕見疾病基金會。
主:謝謝,那麼老師,你能不能也說說你的曲目呢?
簡:好,我的曲目第一首我肯定會唱的是聖母頌,用清唱的,所以我覺得那教堂演唱,在台灣是非常少的,所以這可以說民視轉播或公視轉播,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一個場合的音樂會,所以我想在教堂裡面唱聖歌,因為我的聖歌在歐洲或在美洲在日本都得了很多金牌,尤其是唱聖詩,我得了很多獎,請各位一定要到現場來,因為現場肯定比錄音好。
主:老師老師,剛剛你還沒到之前,我問義群:「你推薦一下好聽的詩歌,最近有什麼好聽的?」他就說了這一首,然後他正在練這一首歌呢!他還說,男生 唱的更好聽呢!老師,我有個不情之請,有可能你現在可以唱一句嗎?
簡:唱哪一句?
主:就這一首歌讓我們先聽為快,可能嗎?
簡:你說現在?
主:對對對。
簡:現在唱啊?是一句還是兩句?
主:那就三句好了,哈哈哈。
簡:可是那他的旋律都是不一樣的耶!你要唱哪一句?前面都不一樣耶!
主:老師你選最精采的,副歌好了。
簡:(唱歌)
主:哇!我都陶醉了,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主持,太好聽了!
簡:下一次,我想說在現場把他錄起來,我要獻給罕見疾病。
主:感謝老師!感恩感恩。
簡:聖歌方面,我記得布希總統說,就職慶祝音樂會上,我唱的主的祈禱文,我記得他們專作聖詩的人,就問我,他說你唱這個歌,你怎麼會這麼感動我?我二十年來沒有這樣感動過。結果我就跟他說,我是用心唱,不是用歌聲唱。所以,你知道了嗎?
主:太好了,老師那還有呢?
簡:我想那天我還要唱一首歌,是貴州的名謠「茶山情歌」,這首歌我有是在國外得到很多的首獎,那如果真的喜歡這首歌的人,他可以帶譜來,因為你會聽到我唱的跟譜有什麼地方的不同,等我們唱完了以後你也可以問我為什麼不同?還有我那天除了我唱這首歌以外,大家要特別注意我的表情,聽裁判說,我唱這首歌時,我把東方含蓄的美表達到淋漓盡致,這是裁判說的,不是我說的,那你要看我的眼神,我手比哪裡,我所以請你們帶譜就是這樣,我手比哪裡,四十五度還是十七度,ok?
主:太好了太好了,那麼老師你還可以多介紹兩首曲目嗎?
簡:你說那天唱的嗎?
主:對
簡:我想那天唱的,因為我們有殷正洋,還有拉縴人合唱團,那我基本原則是希望說,每個參與的人我們誰也不能多唱一首歌,大家都要一樣。那我想那天我會特別如果有安可曲,我會再唱一首兒歌。
主:兒歌?
簡:yes.那我覺得一個人要生活在單純裡面,是最幸福的,單純的思維,單純的思想,食、衣、住、行,那你就很快樂,所以我要把那一段兒歌也獻給大家,那從今以後大家宛如童稚般的單純,你就會很快樂很平安很喜樂。
主:謝謝老師,我們聽到老師的音樂、聽到老師的生活、聽到老師的智慧,真的很美好,所以我們真的要呼籲我們的聽眾朋友,我們在12月15號有一場音樂會,平安夜音樂會,在聖家堂,歡迎聽眾朋友來罕見疾病基金會來索票。太好了,我們就12月15號見好了,我們到時見。
簡:ok.
主:好,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