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嘉菲、鍾翠蓮台北報導
5月28日是世界多發性硬化症日,但國人對該疾病了解卻相當有限,據國內病友調查發現,3成患者因對用藥方式感到恐懼而未規律治療。北投健康醫院院長暨台北榮總主任醫師蔡清標表示,多發性硬化症在台灣屬於罕見疾病,積極用藥治療是關鍵,若五年未治恐永久癱瘓。
蔡清標醫師說明,多發性硬化症女性罹患率為男性的2倍,好發於年齡為20~40歲,其中又以25~29歲女性為高危險群。其致病因子可能與種族、遺傳及環境等因素相關,如北美、北歐等寒冷地區盛行率及發生率較高。但近年亞洲地區罹患人數有逐年攀升趨勢,以國內為例患者數從2004年的485人增加到今年的1,166人,十年內增加2.5倍。
臨床上該疾病最常見症狀為「肢體無力、痠麻、走路不協調、視力模糊」。蔡醫師提醒若民眾出現上述症狀且持續24小時以上,就算隔天已沒有徵兆,也應及早至神經內科確診。
治療方面,該疾病目前第一線用藥以干擾素為主,但可能出現發燒、頭痛、注射部位紅腫或肌肉萎縮等副作用,因此常有患者自行中斷用藥陷入疾病復發困境。不過現在健保給付已有規範,當使用一線藥物復發次數不減反增時,可健保申請二線用藥。蔡醫師呼籲患者若現有症狀治療無明顯成效,應先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換藥,切勿自行停藥。
另外,為鼓勵患者積極就醫,多發性硬化症協會首度發佈《針脫困境 服出希望》衛教影片,內容以病友林小姐的真實故事為主軸。理事長王嘉琳表示,希望透過影片讓更多人瞭解多發性硬化症,也讓患者家屬瞭解親友支持對治療成效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希望能藉此鼓勵所有病友不輕易放棄治療。
新聞出處:http://www.taiwan-reports.com/?c=articles&a=show&id=30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