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媽媽愛的禮物放送 劉佩菁難忘

【中國時報/2012.04.12/蘇瑋璇/北報導】 

  
罹患罕見疾病「先天性表皮鬆懈性水皰症」(俗稱「泡泡龍」)的劉佩菁,六歲生日當天,從收音機聽到一份來自媽媽的愛的生日禮物,從此醉心廣播,即便口腔因病長水皰、流血,她仍沒放棄,大學選讀傳播藝術系,參與廣播製作,一聽聞復興電台招募天使DJ,義無反顧報名參加。

  劉佩菁去年自高雄和春技術學院畢業,因罹病,全身有黏膜處都會起水皰或血皰,破皮流血,疼痛不已,全身超過八十%的開放性傷口,廿多年來幾乎沒能睡一天好覺。

  佩菁和廣播的邂逅,竟源於一場生命的拔河戰。母親林錦貴說,佩菁一出生健康不佳,每天忙於照顧,暈頭轉向,根本無力為她慶祝生日,且傳統觀念中小孩「歹養」,不宜慶生,才能平靜自然地長大。

  六歲生日前,佩菁病況惡化,一周沒進食,媽媽擔心「母女倆緣分盡了」,想起從沒幫女兒慶生,將小佩菁六年生命寫成三千多字文章,搭配歌曲「你是我的生命」,投稿到警察廣播電台,即便留不住女兒,也要讓她明白母親的心意。當天,林錦貴買大蛋糕,邀請親友,舉辦熱鬧派對,當扭開收音機,主持人張敏朗朗嗓音娓娓道出佩菁故事,小佩菁震撼又興奮,「原來我有生日!」宛如充滿力量,戰勝病魔,從此她立志當廣播DJ,像天使一樣散播喜樂與愛。

  佩菁曾主持高雄電台節目,訪談「泡泡龍」病友、醫師及藝術治療師,有聽眾打電話要捐款,或幫病友、家屬打氣,讓她發現自己具有影響力,成就感大增。

  然而,佩菁的病導致口腔纖維化,影響張口,發音不準,且缺乏運動,中氣不足,她不想因同情而得到機會,苦練發音咬字,系上教師袁光麟為她特訓,從注音符號一一重頭教起,揣摩抑揚頓挫、練習丹田發聲,現在佩菁的音質極佳,復興電台承辦人岳振聲也稱讚:「聲音滿分!」

新聞出處: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01/112012041200533.html

罕病「泡泡龍」劉佩菁(右),就立志成為廣播人,母親林錦貴(左)一路陪伴支持。(蘇瑋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