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2014.04.02/記者徐庭揚
花蓮慈濟醫院昨天舉辦「愛˙不罕見 罕見疾病生命故事影像展」,展出25張由慈濟大學醫學系五到七年級醫學生拍攝的相片,分享罕見病友與家人相處的瞬間幸福,讓民眾透過影像更進一步認識在人生旅途中,努力奮鬥的罕見病友。
目前就讀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的翁榆涵,罹患黏多醣症第六型,僅有100公分的身高,個子小、卻心不小。雖然在成長過程中,總要忍受著別人的指指點點,甚至有人以為她的病會「傳染」,因而遠離她。但是樂觀的她,從不因此而放棄生命的美好,更期許自己能夠做一些社會服務工作,讓更多人認識罕見疾病。
罹患成骨不全症的陳柏諭與罹患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皰症(俗稱泡泡龍)的杜凱文也到場感謝醫療團隊的用心照顧。
大學畢業已開始工作自力更生的陳柏諭,特地用英文自我介紹,並且感謝醫護團隊與家人的陪伴,讓他可以健康的成長。
罕見疾病生命故事影像展從拍攝到布展,整個過程幾乎都由慈大醫學系的醫學生與遺傳諮詢中心包辦,多位同學利用在醫院實習之外的休息時間,完成整個攝影展,也與罕病病人、家屬留下最自然、感動的瞬間。
兼任教學部副主任的朱紹盈,是花東目前唯一的小兒遺傳代謝及內分泌科醫師,他感謝學生用滿腔熱忱,貼近罕見病人、聆聽他們的生命故事,透過鏡頭為罕病兒童與家長致上最高的敬意。
新聞出處: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8650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