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2023.03.30/林惠琴
3歲許小妹因為罹患罕見隱性遺傳腎臟疾病,2歲起就開始接受常規腹膜透析治療,直到今年1月獲得1名14歲、體重57公斤的女童大愛捐贈,但腎臟大小已是成年尺寸,如何植入體重11.5公斤、腹腔總長度約20公分的狹小腹腔是一大挑戰,所幸歷經7小時手術成功,術後復原狀況十分良好,順利擺脫「洗腎人生」,也是國內腎臟捐贈者體重差距最懸殊記錄。
台北榮總兒童外科主任蔡昕霖表示,兒童慢性腎衰竭原因主要是先天性泌尿系統異常、腎絲球腎炎、遺傳疾病、急性腎損傷,若未能及時移植,不只影響健康、發育、心理及生活品質,末期腎臟病更會產生許多致命併發症。
台北榮總一般兒科主任張瑞文指出,腎臟移植是末期腎臟病童最好的治療,可以得到最佳預後,原本落後的身高、體重甚至智力發育,都能明顯追上同齡兒童。3歲許小妹是國內罕見年幼接受腹膜透析且病情穩定的案例,但疾病因素造成移植前身高86.3公分、體重11.5公斤,較同齡孩童至少矮10公分。
挑戰「小車改裝大引擎」 北榮手術成功
等到大愛捐贈腎臟後,如何將成人手掌大的成年尺寸腎臟(12x5x6公分),植入空間相對受限、腹腔總長度僅約20公分的許小妹腹腔,是醫療團隊最大難題。蔡昕霖指出,兒童接受成人腎臟如同小車改裝大引擎,可能變飛機,也可能變廢鐵。小肚子要塞大腎臟,術後能不能關上、血管吻合等,都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醫療團隊術前精密計算許小妹腹腔的3D容積,發現原本腎臟已呈現嚴重囊泡變化,要摘除右腎爭取更多空間。手術採取正中切開約20公分傷口進入腹腔,再將腹腔右側的肝臟、十二指腸,以及右側大腸游離至左側,然後切除右腎,再將新腎臟吻合血管於主動脈與下腔靜脈。術後第2天,腎功能恢復正常,後續也康復出院,出院後食慾大開,已增加2.5公斤。
台北榮總2020年8月起至今,已成功完成6例困難兒少大愛腎臟移植,幫助病童脫離終身洗腎痛苦。張瑞文指出,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資料,目前台灣僅22位兒少登記等候腎臟移植,但每年小於20歲新增透析案例約20-40人,呼籲孩子正在接受透析治療的家長們,要把握移植黃金時機。
新聞出處: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paper/1574845
相關新聞
Yahoo新聞網/記者吳儀文/2023.03.30
https://ynews.page.link/HFwa9
人間福報/記者陳玲芳/2023.03.29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836441
TVBS新聞網/記者許雉家/2023.03.29
https://news.tvbs.com.tw/amp/life/2082296
ETtoday新聞/記者趙于婷/2023.03.29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469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