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愛不罕見 10歲罕病女童繪畫「期待燦爛」送這家醫學中心

自由時報/2023.02.22/記者蔡淑媛

229國際罕見疾病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舉行「愛不罕見.螢火照亮生命力」藝術展,並與林增連慈善基金會捐20萬元支持罕見疾病基金會及病友,病友也贈送2幅畫給醫院,其中10歲罕病女童momo畫出「期待燦爛」作品,除回饋給社會,更發揮病友的無限可能。

momo罹患狄蘭氏症候群,多重先天異常,生長遲緩、餵食困難、心智動作發展遲緩,智力及外型如4、5歲兒童,透過罕病基金會的繪畫課學習畫畫,表現自我,也交到朋友,媽媽感動說,女兒口語少,透過畫畫表達熱情,在繪畫中玩得很開心,後來還參加合唱團,這次捐給醫院「期待燦爛」作品,豐富鮮豔的色彩展現希望,回饋給大家,希望大家看到罕病病友不受疾病侷限,發揮無限可能。

中國附醫舉行愛不罕見藝術展,中國附醫院長周德陽與副院長楊麗慧、林增連慈善基金會董事長林嘉琪、罕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等人都出席,周德陽表示,從色彩繽紛的畫作看到希望,針對罕病,健保署補助80、90%的藥物,希望能開放更多補助,醫院也會努力突破治療困境。

陳莉茵指出,台灣的罕見疾病通報人數目前約1萬5500人,台灣約96%為遺傳的罕見疾病,基金會喘息服務包含音樂、繪畫及寫作,罕病家庭最需要的是社會大眾的同理心和尊重,希望讓病友在就學、就醫、就養、就業各方面獲得應有的尊重及關懷。

另名贈畫畫家李佳鎂罹患重型海洋性貧血,需要定期輸血,她說醫院就像她的第2個家,飽受心理和生理痛楚及折磨,直到開始繪畫,生命也隨之蛻變,她也以繪畫幫助更多的身心障礙者,並於2015年獲得總統教育獎、2022年獲得身心障礙楷模金鷹獎;這次參展的畫作「生命‧生長」,代表守護罕病家庭的黃、藍兩道光芒,致贈給中國附醫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感謝。
新聞出處https://news.ltn.com.tw/news/Taichung/breakingnews/4219519 

中國附醫舉行「愛不罕見.螢火照亮生命力」藝術展,李佳鎂(右3)及momo(右4)送出2幅畫作給醫院表達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