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022.11.28/記者林奇賢
孕育蘋果Face ID的團隊,正在開發將藥物送入大腦的微型機器人,透過磁力推進來控制,對抗難以治療的罕見疾病。鑒於他們過去擁有實績,以及目前開發技術的潛力無窮,投資人因而挹注資金,看好他們前景可期。
金融時報(FT)報導,新創Bionaut Labs在第二輪籌資獲得4,320萬美元。最大金主是Khosla創投公司,並有七家新公司參與這輪籌資,包含以色列Deep Insight、加拿大的六十度資本公司。這些資金將用於該公司第一次臨床試驗,以證明這些機器人安全有效。
Bionaut Labs開始測試將藥物送進大腦,來治療一種名為Dandy-Walker症候群的罕見嬰幼兒神經疾病。
這些長度僅幾毫米、擁有強力微型磁鐵的機器人,會從後腦勺注射進體內。接著,在外部控制系統的磁力推動下,這些機器人會前往目標區域以釋放藥物,然後回到針頭,再被取出來。
該公司最終目標是利用這項技術,來對抗更棘手、更常見的疾病,例如帕金森氏症、杭丁頓氏舞蹈症候群、阿茲海默症,以及中風。
Bionaut Labs現任執行長施皮格爾馬赫(Michael Shpigelmacher),攜手麥佐斯(Aviad Maizels),創立了這家公司,因為他想要做比消費電子產品「更有意義的事」。這兩人先前共同創辦的以色列3D感測器公司PrimeSense,在2013年以4億美元的價碼賣給蘋果,為iPhone的Face ID提供技術。
施皮格爾馬赫指出,這些遠距控制的機器人有成為「平台」的潛力,為治療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及其他領域的疾病打開一條道路,追求「難以企及的終極目標」,也可以透過活體組織檢查來診斷疾病。
新聞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6812/6798054?from=udn-catelistnews_c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