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2022.11.22/記者蔣志偉
龐貝氏症是罕見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致病原因是【溶小體一種酸性葡萄糖苷酵素】就是GAA基因發生突變,導致GAA酵素無法分解肝醣,體內堆積的肝醣逐漸使肌肉受損,嬰兒型患者若不治療,會在1歲前死於心臟衰竭或呼吸衰竭!
醫藥記者蔣志偉:「龐貝氏症是一種相當罕見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嬰兒型的患者若不治療,會在1歲前死於心臟衰竭或呼吸衰竭。在臺灣平均每3萬5千名新生兒就有1位是龐貝氏症患者。目前治療方式每1至2周施打病人體內,所缺乏的葡萄糖苷酵素,臺北榮總團隊臨床研究證明越早治療,癒後越好。」
開朗活潑的小棠9年前一出生第八天,被診斷為龐貝氏症,當時母親從不敢相信到傷心,為了救寶貝女兒,在北榮治療期間,遵從團隊醫師照護安排以及持續復健,現在小棠不僅能參加學校游泳隊,也能展現她最愛的舞蹈!
臺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教授牛道明:「龐貝氏症的酵素治療是我們臺灣人的光榮,這些病人可以知道說,他以前在一歲以前都死掉了,現在可以起來跑起來跳,這個比賽可以拿第一名,這個是非常非常難得的。」
小棠母親:「肌肉不能讓它有受損的狀態,但是我們其實在復健,或是一些體能的活動上面,還是會不能太操,因為反而會造成過度運動,過度反而是反效果,造成肌肉損傷。」
看著寶貝女兒能恢復健康,小棠母親充滿感激。龐貝氏症就是當雙親父母都帶基因突變時,在每一次懷孕中,小孩有25%的機會遺傳到二個不正常的基因,在出生時就會罹患龐貝氏症。
臺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教授牛道明:「方小妹妹(小棠)這個個案,是因為我們及早治療,再加上在用藥前的,給藥來保護她的肌肉,然後預防免疫反應。
臺北榮總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任楊佳鳳:「她龐貝氏症酵素異常,馬上就轉到臺北榮總來,那因為我們這邊有一個快速診斷的系統,所以我們其實很短時間之內就診斷出來,當然到現在我都還記得我們宣布確診的時候,爸爸媽媽哭倒在地的情況。」
造成龐貝氏症原因,關鍵在於肝醣不能轉化葡萄糖而無法產生能量,導致患者四肢無力,又稱為軟寶寶。
臺北榮總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任楊佳鳳:「這個是個累積,堆積性的疾病,所以它必須需要一點時間,等於是還沒有任何發現,我們就開始治療,所以她基本上就是一路,就是相對就是正常的小孩。
新聞出處:https://news.tvbs.com.tw/health/1960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