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2022.10.07/記者林琮恩
因恩慈專案獲得治療,卻因專案終結無藥可用,57歲吳先生的兄長絕望欲赴瑞士安樂死善終;父親早在數年前因病過世;同樣的疾病離世的堂叔,捐贈大體供醫學研究之用;也發病的他,雖已參加恩慈計畫取得藥物,但該案將於今年底結束。金融業出身的吳先生,引用業界術語坦言,「我的生命已經沒有Plan B(備案)了。」
平均55歲發病 惡化快速
流竄在吳先生家族中的致命威脅,是「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FAP)」晚發型罕見疾病。FAP是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父母其中一人罹病,子女罹患FAP機率達五成;國內FAP患者運甲狀腺素蛋白(TTR)基因突變型態多為A97S,發病時間晚,平均發病年齡55歲。
「病來得晚,惡化卻很快。」不少FAP患者初診時,主訴症狀是手腳發麻,在無法接受治療下,兩、三年間就逐漸喪失行動能力,需坐輪椅或臥床,若生理機能持續退化,患者多在發病後,平均八年就離世。
哥哥確診 他測出基因變異
吳先生的哥哥52歲確診FAP後,外派美國的吳先生回台與姊姊一起接受基因檢測,發現自己具基因變異,姊姊則未檢出異常,當時吳先生才50歲。一年後,吳先生請調回台,FAP症狀也隨病程演進逐漸出現。典型症狀包括遠端肢體感覺異常、頻繁腹瀉、姿勢型貧血、體重下降及心律不整;男性則有勃起障礙。
拉起褲管,吳先生的大腿竟纖瘦無比,在恩慈療法下服用藥物,發病至今逾六年還能走動,但要拄著拐杖,每天至多只能走四千步,上下樓梯格外吃力。連打開瓶蓋喝水,對他來說都十分困難,遑論扣鈕釦等細微動作,他已鮮少穿有釦子的衣服,選擇穿寬鬆的褲子,他的聲音亦逐漸沙啞。
新聞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6680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