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神經纖維瘤患者身心俱痛 團體倡社會共融

東網/2022.05.30

「我無咩朋友,而且由細到大因為外表,經常畀人取笑」短短數句便是神經纖維瘤的患者天佑,對自己過去19年與疾病為鄰的生活描繪。對神經纖維瘤的患者而言,大部分自出生或童年時便需要「與腫瘤共存」,而且隨着病情變化,瘤或會擴大,除了會衍生痛症,亦會影響儀容,令患者身心俱受到打擊。

現年19歲的天佑,剛出世便被發現其臉部有疑似瘀痕;1歲時其身體逐漸出現咖啡牛奶斑、臉部變形等症狀,其後證實患有神經纖維瘤第一型。其祖母苦呻,此病導致孫兒行動不便,成長時亦歷盡歧視。她憶述「曾有小朋友模仿他左臉變形,刻意拉低眼皮取笑他」,孫兒便更加「收埋自己」。天佑亦指升中後仍受盡欺凌,試過行樓梯時被人在身後踢一腳;進行分組功課亦難以找組員。

神經纖維瘤協會主席Sandy指,不少患者會面對就業困難,社會對他們充滿歧視。她指大部分患者智力正常,希望能工作養活自己。她期望公立醫院可提供一條龍專科服務,資助患者中醫治療紓緩痛症,以及希望政府教育公眾,神經纖維瘤並非傳染病或可怕疾病。香港兒童醫院榮譽副顧問醫生廖栢賢稱,此病屬罕見病,患者身上的咖啡牛奶斑及大大小小腫瘤,會隨年齡增生,腫瘤更有「變惡」風險。即使屬良性腫瘤,但部分由於功能及外觀受嚴重影響,或需切除,惟並非所有患者適合做手術,近年已有相關最新口服藥,有助患者縮小腫瘤及減慢惡化。

新聞出處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0530/bkn-20220530040050619-0530_00822_001.html

團體希望政府教育公眾,神經纖維瘤並非傳染病或可怕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