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身障輔具補助 挨批亂修

聯合報/2021.12.26/記者陳雨鑫

衛福部日前預告「身障輔具費用補助辦法修正草案」,許多項目嚴重與實務脫鉤,例如輪椅補助限定「材質」,但未含不銹鋼、鐵製,導致體重超過一六○公斤的身障者採購輪椅恐無法獲得補助,且預告時間僅卅天,民團、業者批評「根本亂修」。

十年大修一次僅公告卅天

相隔十年,身障輔具費用補助辦法大修並公布草案,一般預告期六十天,但此草案僅卅天。物理治療師張詠家表示,草案多達一百多頁,僅卅天可以消化理解,若需要反映意見,時間完全不夠,主管單位顯然無意參考各界意見。

張詠家表示,新補助規範與實際使用有相當大落差,過去補助輪椅並未限定材質,此次把原本三款規格改為兩款,且綁定需有輕量化材質,如鋁合金、鈦合金、碳纖維,卻未載明不鏽鋼、鐵製輪椅。

輪椅限材質不利代謝患者

許多代謝症候群患者的體重,動輒破百,甚至超過一百七十公斤,他們需要穩定輪椅,不鏽鋼及鐵製是最佳選擇,若遭排除,這類身障者的輪椅就無法獲補助。

台灣行無礙聯盟秘書長許朝富表示,新規定中電動輪椅或代步車(限內建原廠鋰電池),可補助一部車的鋰電池量,滿五年後才能再申請;若要換新車,必須要先滿五年,再過三年才能再申請,等於換一次電池後,電動輪椅得等八年再獲補助。

電動輪椅電池補助不合理

張詠家表示,電動輪椅業者並非電池商,換電池限內建原廠,不符合邏輯,且平均一點五年就需要更換電池,補助年限應回歸過去的二年。

其餘像高活動輪椅延長使用年限至六到八年,過去四年即可獲補助,張詠家表示,高活動輪椅提供上肢正常身障者使用,很多使用者很年輕,甚至只有國小,如果綁定六到八年,等於要孩子在這期間不能長大、不能變胖。

張詠家表示,此次有好幾項規定的設計,恰好符合「極少數」廠商生產的商品,讓人懷疑是否為了廠商設計。如居家用照顧床款,電動方式調整底架要同時具升、降功能,但同時具升、降功能,並不符合使用需求。

「身障輔具費用補助辦法修正草案」於十一月廿二日預告,衛福部社家署長簡慧娟表示,設定卅天預告期是民團希望盡快公告,若各界有意見,即使現在已截止,還是可以反映意見,後續將舉行專家會議討論,達到共識後再公告。

新聞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988473

身障補助新舊規定比較 (製表:陳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