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建立“同情用藥”機制,解罕見病患者燃眉之急

南京日報/2013.12.16/記者查金忠東╱南京報導

瓷娃娃、月亮孩子、蝴蝶寶貝……這些美麗得引人幻想的名字,背後卻是殘酷到令人窒息的“罕見病”。對於罕見病患者來說,從降生那一刻,彷彿就進入絕境:6000種罕見病只有五六十種能獲得有效治療;上千萬病人可選擇的藥物只有154種;即便能找到有效藥物,患者也得面對每年高達上百萬元的藥費……多關注罕見病患者,別讓罕見病患者成為“社會棄兒”!上週六在寧召開的“孤兒藥界定與市場准入政策全國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呼籲,政府和全社會應拿出更多措施,保障罕見病患者平等享受醫療的權利。

6000個罕見病種只有154種藥物,且價格極為昂貴,中國“推動罕見病事業的第一人”上海醫學會罕見病專科分會主任委員李定國告訴記者,我國把成人患病率低於50萬分之一、新生兒發病率低於萬分之一的遺傳病,稱作“罕見病”。目前發現的罕見病超過6000種,較為人熟知的有血友病、漸凍人症、戈謝氏病等。雖然單一“罕見病”患者很少,例如戈謝氏病患者上海只發現4人、北京只發現7人,但由於病種繁多,患者總數仍相當驚人。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推算,我國罕見病人超過一千萬。目前,只有不到1%的罕見病有藥物可以治療。治療罕見病的藥物,被稱作“孤兒藥”。與患者的龐大數量相比,“孤兒藥”的種類卻十分有限。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副院長丁錦希介紹,據他統計,我國現在只有154種“孤兒藥”,進入醫保的僅有50多種。

與藥物稀少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孤兒藥”價格極為昂貴。以一種戈謝氏病治療藥物為例,一劑針劑就超過20萬元,患者一年用藥花費達200萬元以上。顯然,這是絕大部分患者承受不起的。

新藥研發缺乏誘因,進口藥引進又面臨重重障礙,罕見病患者獲得合適的藥物治療,為何如此困難?

丁錦希告訴記者,藥物研發成本極大,一般來說,研發一種新藥,要花十年時間、上億美元甚至更多,而成功率只有10%。罕見病病種太多,單個病種患者又極稀少,市場太小,企業利潤無法保證,因而就沒有動力研發“孤兒藥”。而藥物成本無法攤薄, 價格高到患者根本吃不起。

企業以市場為導向決定研發策略,無可厚非。專家認為,這時需要政府發揮作用,通過政策激勵企業投入“孤兒藥”研發。然而,我國目前不僅缺乏激勵政策,甚至連什麼是“孤兒藥”,都缺乏法律上的定義,“國家要鼓勵研發"孤兒藥",給什麼資助、免多少稅,上市審批減免什麼程序,醫保有什麼特殊政策,等等。這些政策都有一個大前提,就是什麼是孤兒藥?哪些藥能享受這些優惠?要有一個法律上的判斷。”丁錦希說。

其實,由於我國新藥研發能力薄弱,大部分“孤兒藥”需要進口。而在引進上,也面臨很大障礙:審批週期很長,一個藥引進需要3—8年,許多病人等不及就去世了;審批方式也讓很多跨國藥 企無法接受。“藥物在國內審批上市,三期臨床需要3000例病例證實,而戈謝氏病病人全國才100多個,到哪找這麼多病例?此外,現在進口藥註冊,抽樣得100到200個批號,可是有些"孤兒藥"一個針劑就要200萬元。你算算,光審批就得多少錢?”

正因為審批、引進面臨障礙,很多藥物無法在國內上市,患者不得不通過各種渠道從國外帶藥。但這樣不僅患者本人,連診治醫生都面臨很大風險。丁錦希說,沒有上市的藥從法規上說就是假藥,“對醫生來說,就面臨著一種權衡,很可能不推薦這個藥。”

推動立法,建立“同情用藥”機制,解患者燃眉之急  “在歐美國家專門有一個程序流程,叫"孤兒藥認證程序。而國內沒有認證程序,也沒有認證標準,當然也更沒有法律上可操作的界定。這是我國罕見病防治目前的最大問題。”李定國說,當務之急是推進立法,盡快讓罕見病患者用上有效藥物。  對於進口藥物審批,丁錦希建議,可以藉鑒國外的“同情用藥”機制,“比如在日本,如果某種"孤兒藥"美國有、日本沒有,那麼根據特殊病人的需求,有一個很簡短的報批程序,使藥物可以快速地合法使用,解患者燃眉之急。”

此外,專家們認為,相關部門應給予罕見病的預防和診治更多支持。北京醫學會罕見病分會副主任委員王琳說,政府不僅要在藥物研發上投入,更應在新生兒篩查和罕見病診斷等“前端”加大投入,提高罕見病病人的確診率,讓病人的診療少走彎路。而針對罕見病納入醫保的進程非常緩慢,她建議“打包呼籲、切開解決”: “6000種病,一千萬病人,每個患者一年上百萬治療費用,這些數字聽起來確實非常嚇人,醫保部門一聽到這些大數字,可能就不大願意托底。我覺得,應該呼籲全社會加大對罕見病病人群體的關注,但在政策上還是要分病種,將條件較為成熟的罕見病病種納入醫保。”她說。 “罕見病的防治不能全靠政府,”李定國最後呼籲,醫療界還應藉助民間力量,通過成立罕見病基金會等方式,募集資金來幫助患者共度難關。

新聞出處:http://roll.sohu.com/20131216/n3918271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