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聞網/2021.11.18/郭芷余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簡稱SMA)是嬰幼兒死亡率最高的罕見遺傳性疾病,最嚴重患者平均活不過2歲。今年7月,一名罕病兒母親發現孩子半夜想上廁所卻跌倒,撞到後腦勺,腳板也骨折,痛苦地以扭曲的姿勢在地板掙扎哭喊,身為媽媽,安頓好孩子後,徹夜未眠,在電腦前流著淚寫信給蔡英文總統,「總統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希望SMA治療藥Spinraza用藥範圍可以擴大,但目前仍卡關。
SMA是一個跟時間賽跑的疾病,過去並無具體治療方法,只能依靠物理治療及呼吸照護減少併發症,Spinraza是全球第一個治療SMA的藥物,2016年12月上市。
曾獲2次總統教育獎的SMA患者,也是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理事長李怡潔指出,目前全球42個國家對Spinraza已是健保給付,即使在平均每人GDP或平均每人醫療保健總支出(CHE)低於台灣之國家(如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東歐國家及以色列、南韓等)亦能全仿單或廣泛給付。
但台灣給付病人範圍卻是全世界最窄。全台400多位病友卻只有3、40位病友有機會用藥。Spinraza因上市不久,價格高昂,一劑要價高達200多萬元,每4個月就要施打一劑,一打就是一輩子,這筆費用除非國家幫忙以健保給付,否則就算一個有錢人也沒辦法負擔。
她從2019年就開始積極為全台病友爭取擴大用藥,2020年7月1日健保署開始有條件給付SMA治療藥物,但全台仍有90%的患者無法獲得治療,至今仍無任何放寬給付之進展。
李怡潔指出,國內外治療SMA專業醫師皆表明Spinraza對全型、全年齡的病患有顯著療效,醫師亦說明若治療前病患整體的狀況較佳,接受治療的療效相對較好,治療成效與年紀無顯著相關。
「沒有接受治療的SMA患者,會逐漸失去運動功能,失去一項運動功能,對健保署而言只是一串數據,但是對病患來說,代表著接受治療後需要花更多時間與力氣去恢復,甚至有可能再也無法恢復。」
李怡潔說,今年4月到醫院定期追蹤時,遇見一位不符合健保給付條件的病友,「她的狀態和我差不多,可以不需要帶維生器材出門,但到了今年8月30號,短短4個月的時間,我再次看到她,她已經無法自行呼吸,需要隨時帶著呼吸器才能活著,我不知道下一次是不是還能再見到她。」
她說:「等待,是健保署最好的議價策略,也是殺害SMA病友最好的武器。」
李怡潔表示,為降低高價藥物對健保的財務衝擊,健保署會與藥廠簽訂「風險分攤協議(MEA)」。基於「保密協議」,MEA的內容僅有健保署與藥廠知曉,意為所有健保署公告之罕病專款花費、罕藥價格等,都不是實際購買價格,也就是說,雖然Spinraza要價不菲,但健保署實際採購的價格絕對會低於牌價。
作為病友及病友團體代表,李怡潔想問:藥廠返還的經費在哪?每年罕病專款的實際花費是多少?實際剩下的經費是多少?剩下的經費又在哪?是否有MEA可以不受民意代表監督的相關法條依據?
她質疑,若經費來往不透明又不受監督,健保署就可以「財務衝擊」為由,不斷拒絕給付罕藥、不斷犧牲SMA病患的治療權益。
李怡潔沉痛指出,健保的初衷是要集合社會大多數人的力量,共同解決少數人就醫的經濟障礙,以照顧全體民眾的健康,所有的SMA病友家屬都在懇求健保署救救他們的孩子,「真心希望健保署能秉持健保制度設立的初衷,給身為少數人的SMA患者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新聞出處:https://tw.appledaily.com/local/20211118/ZVIRFDMN3JEKJBJ2JUWOOXMMH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