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寧願不打也要堅持疫苗廠牌 特殊族群曝「攸關性命」的背後原因

新新聞/2021.08.18/記者黃天如
新冠肺炎全球橫行,疫苗儼然成唯一止血良方。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在臉書宣布我取得疫苗數突破千萬劑,全民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也達38%,但蘇貞昌沒講的是,我取得疫苗源於自行採購的比例還不到一半,多數都來自日、美捐贈。更甚者,不同技術研發的疫苗有不同副作用風險,孕婦、哺乳婦、罕見疾病、癌症患者等特殊族群受限於醫療建議,可能不適合接種特定疫苗,卻未必都能獲得政策保障;很多人更因久等不到疫苗而油生被剝奪感,甚至自比為被放任自生自滅的「疫苗孤兒」。

據統計,目前政府除透過世界衛生組織疫苗分配平台COVAX洽購476萬劑疫苗,向原廠洽購1000萬劑AZ疫苗、605萬劑莫德納疫苗,外加鴻海、台積電及慈濟已完成簽約洽購的1500萬劑BNT疫苗,以及500萬劑國產高端疫苗;即使另一原定也要在年底前供貨500萬劑的國產聯亞疫苗在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中鎩羽,其他疫苗累計也有4081萬劑。這些疫苗雖說要供應全國2300萬人百分之百完全接種(每人接種2劑)還差一點,但若扣除尚未經人體試驗證明安全性的兒童族群,勉強也算足夠。

我自行採購疫苗到貨量487萬 僅占採購比例11.9%

然疫苗各國都在搶,就算完成簽約下單也無法保證何時到貨。截至15日止,包括甫於近3日內陸續到貨的52萬4000劑AZ疫苗與24萬9000劑莫德納疫苗,目前我自行採購疫苗到貨量僅487萬1600劑,占採購比例僅11.9%。至於蘇貞昌口中的破千萬劑疫苗,實則有多達586萬劑來自捐贈,包括日本及立陶宛分別捐贈我334萬劑與2萬劑AZ、美國捐贈我250萬劑莫德納疫苗,別人捐的竟比我們自己買的到貨量還多。

或許有人會說,無論是別人捐的或政府買的,只要國人有疫苗打就好。但事實證明,我們自己掏錢買疫苗尚且無法掌握供貨量及期程,又怎能期待他國捐贈?日前美國參議員達克沃斯(Tammy Duckworth)接受媒體訪問時宣稱「美國會捐給台灣400萬劑莫德納疫苗」,讓不少民眾以為美方將再加碼贈我疫苗,後來證實只是達克沃斯口誤,白歡喜一場的國人也只能摸摸鼻子。

指揮中心統計:402萬人唯一指定莫德納疫苗

疫苗到貨量遠不及採購量,可供選擇的疫苗更與民眾想打的疫苗出現嚴重落差。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ECC)統計,截至13日完成疫苗預約登記的1353萬6536人中,仍有近4成民眾非特定疫苗不打,其中19萬9336人、1.5%只打高端疫苗,110萬8482人、8.2%非AZ疫苗不打,更有多達402萬464人、29.7%唯一指定莫德納疫苗。

根據《新新聞》獨家盤點,目前國內剩餘疫苗除35萬2900劑高端疫苗於23日起開打,莫德納疫苗已完成封緘檢驗的可接種疫苗剩不到30萬劑,AZ疫苗若無殘劑撐場面,更已數度見底。令人不禁納悶,在此情況下,究竟為何部分民眾仍堅持苦等特定疫苗?

今年6月初生產的Candy(化名)表示,很多人說孕婦甚至哺乳婦都不適合接種AZ疫苗,但目前政府只保障孕婦可以優先選擇接種莫德納疫苗,偏偏她生產的時間與政策上路失之交臂,也失去了孕婦的保障身分。原本她想有打總比沒打好,故一度死心預約接種AZ疫苗,不料到了疫苗接種現場,醫師看了她的資料主動詢問,「妳6月初才生產?所以妳現在還在哺乳嘍?」聽她問答,「是的」,醫師隨即皺眉說,「哺乳婦不建議接種AZ,妳還是另外預約莫德納吧。」

Candy表示,醫師都這麼說了,她只好默默離開。回到家上網一查才知道,不久前一名家住雲林的哺乳媽媽,在接種AZ疫苗後以母乳哺育出生2個多月的女兒,不料隔日凌晨寶寶便口腔冒血猝死。雖然後經法醫解剖判定,女嬰死因為上呼吸道感染,與媽媽哺乳前曾接種疫苗應該無關,但對於Candy這樣的新手媽媽來說,依舊是一場噩夢。

但因哺乳婦並非政策保障可以優先選擇特定疫苗的對象,Candy問遍了各大醫療院所,都找不到醫院可以為她接種莫德納疫苗。Candy表示,眼看產假即將結束,她隨時都有可能需要重返職場,但一想到自己未接種疫苗,一旦不幸染疫,還有可能將病毒帶回家傳給寶寶,她就焦慮不已。

女性癌症協會理事長:接種疫苗後乳汁理論上不會危害新生兒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女性癌症協會理事長曾志仁表示,孕婦不建議接種AZ疫苗,主要是因AZ疫苗是腺病毒載體疫苗,而研究顯示,做為載體的腺病毒可能會透過孕婦胎盤與臍帶流向胎兒,進而增加畸胎與流產的機率。至於哺乳婦接種疫苗後乳汁內含有的是抗體而非病毒,故即使是接種腺病毒載體疫苗,理論上也不會對新生兒造成危害。

曾志仁說,很多人包括少數醫事人員在內,至今仍將AZ疫苗與罕見的血栓副作用綁在一塊,但最新研究已證實,縱使接種AZ疫苗出現血栓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約有10萬分之5(另一款嬌生與AZ同為腺病毒載體疫苗,血栓發生率也差不多),但莫德納、BNT等mRNA疫苗的血栓發生率也有10萬分之4;此外,很多人過去每年都在打的流感疫苗,出現血栓副作用的機率同樣也有10萬分之4。換言之,無論接種哪一種疫苗,都有發生罕見血栓不良反應的風險,而AZ、莫德納疫苗等不同廠牌疫苗的血栓發生率,在統計上並無顯著意義。

相形之下,有服用避孕藥習慣,或因治療需要長期口服荷爾蒙藥泰莫西芬(Tamoxifen)的癌症患者,接種疫苗時則確應多份留心。曾志仁強調,口服避孕藥常見成分有黃體素與動情素2種,前者不會增加血栓風險,後者血栓風險則是接種新冠肺炎疫苗風險的100倍;故建議服用動情素成分避孕藥的女性,應停藥至少1個月後再接種疫苗。口服泰莫西芬的癌友,則應諮詢醫師,或可暫時改用新一代荷爾蒙製劑復乳納(Femara),並於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後1個月,再恢復使用泰莫西芬。

有血栓疑慮的民眾或可在接種疫苗前停藥降低風險,但有血小板低下、血小板無力,甚至血液再生不良等相關疾病的罕見疾病病友,可能連這點彈性都沒有。

罕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表示,目前經政府公告的罕病有228種、病友近2萬人,他們多因先天基因缺陷或後天基因突變發病,且多半就連可供症狀控制的藥物都付之闕如,生命無比脆弱。然而這樣的一群人在政府疫苗政策中卻被排在第9順位,且同順位中連同其他重大傷病與慢性病患者合計就有387萬5000人之多,罕病病友撐著孱弱的身體等到此時,就連要接種到1劑疫苗都不容易了,遑論指定疫苗。

然因AZ疫苗被關注的罕見不良反應中除了血栓,還有血小板低下的問題。而這也是國內公告罕病中的血小板無力症、法布瑞氏症及家族性類澱粉沉著症3類共計200多名病友,或多或少都曾接收到醫事人員建議,最好能避開接種AZ疫苗的緣故。

不過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邱宗傑表示,接種AZ疫苗可能衍生的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比較類似接種抗凝血劑肝素後罕見的血小板低下反應(Hepar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即極少數患者為了抗血栓注射肝素,注射後卻因不明原因導致抗體與體內血小板結合,進而釋出大量促進凝血功能的微顆粒,導致患者一方面血小板數量減少,另方面卻又出現凝血功能過度反應,血栓反更形加重的情況。這與多數罕病或血友病患者因疾病造成血小板數量太少或凝血功能不佳的致病機轉,顯然不太一樣。

罕病母女:等不到適合疫苗,不如不打

話雖如此,本身與女兒以及數名家族成員都是血小板無力症罕病患者的阿惠(化名)表示,新冠肺炎病毒是全新的病毒,各家疫苗也都是平均花費不到1年研發出來的EUA疫苗;更何況她也患有血小板無力症的姐姐上個月接種AZ疫苗後,也因不明原因差一點休克,在在都令他們抱持寧可信其有的謹慎態度。所以,阿惠與女兒都堅持,如果等不到適合的疫苗,不如不打;而因高端疫苗尚未開打,這對母女在政府疫苗預約平台上的唯一選擇都是莫德納。

正在哺餵母乳的Candy、罕病患者阿惠母女,乃至於其他罕病患者、癌友的故事雖不盡相同,卻反映出並非所有民眾都是帶著個人好惡的主觀意識在挑選疫苗,在目前總數500多萬名「唯一選擇XX疫苗」的國人中,也有不少人是在專業人員建議下,以無奈心情在苦等著救命的疫苗。正如陳冠如所說,「罕病患者人數不多,病友的期待更是渺小,只希望政府能提供獨立造冊,並依醫師診斷證明將部分患者納入保障優先選擇疫苗對象。」政府在設法提升整體疫苗到貨量的同時,確實該給這群生命鬥士一個交代。
新聞出處:https://www.storm.mg/new7/article/3883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