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谷BIOON/2021.01.28
Eiger是一家致力於開發和商業化靶向療法治療嚴重罕見和超罕見疾病的生物製藥公司。近日,該公司宣佈,已在美國市場推出Zokinvy(lonafarnib),該藥於2020年11月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早衰症(Progeria,又稱:哈金森-吉爾福德早衰綜合征,HGPS)和早衰樣核纖層蛋白病(Progeroid Laminopathies,PL)患者,降低死亡風險。在臨床試驗中,Zokinvy治療將死亡率降低了60%(p=0.0064),平均壽命延長2.5年。許多患者使用該藥物已超過10年。
值得一提的是,Zokinvy是全球第一個獲批治療早衰症和早衰樣核纖層蛋白病(PL)的藥物。在批准的同時,FDA頒發給Eiger一張罕見兒科疾病優先審查憑證(PRV),以獎勵該公司在早衰症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在11月23日,Eiger宣佈,已將這張PRV以9500萬美元出售,根據早衰症研究基金會(PRF)的合作和供應協議,Eiger保留了50%的收益,即4750萬美元。
Eiger首席商務官Eldon Mayer表示:“Zokinvy是為已被證明能降低早衰症患者死亡風險的藥物。為了履行對患者的承諾,我們建立了Eiger OneCare, 這一綜合性計畫,包括由專業護理經理、報銷專家提供的個性化支援、為符合條件的患者提供的共同付費援助以及旨在幫助尋求Zokinvy治療的患者的其他患者支援服務。”
在美國,大多數已確定的Zokinvy合格患者已通過Eiger的全球擴大准入計畫接受了Zokinvy治療,目前已加入到Eiger OneCare,這將有助於順利過渡到Zokinvy商業供應。
在美國,Zokinvy通過優先審查程式獲得批准,該藥目前也在接受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的加速評估。此前,Zokinvy已被美國FDA和歐盟EMA授予治療早衰症和早衰樣核纖層蛋白病的孤兒藥資格(ODD)、被FDA授予突破性藥物資格(BTD)和罕見兒科疾病資格(RPDD)。
早衰症和早衰樣核纖層蛋白病(PL)是一獨特的、超罕見、遺傳性早衰性疾病,可導致兒童過早衰老,加速年輕患者的死亡。若未經治療,早衰症兒童將死于心臟病,平均死亡年齡14.5歲。據估計,全球約有400例早衰症兒童、200例PL兒童,其中大約180例兒童和年輕成人已被早衰症研究基金會(The Progeria Research Foundation)確認,其中大約20人在美國、23人在歐洲。
Zokinvy是一種首創的、口服法尼基轉移酶抑制劑(FTI),可阻斷早衰蛋白的法尼基化。該藥是一種疾病修正療法,在早衰症兒童和年輕成人中具有顯著的生存益處。在早衰症患者中,Zokinvy將死亡率降低了60%(p=0.0064),平均生存時間增加了2.5年。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嘔吐、腹瀉、噁心),大多數為輕度或中度(1級或2級)。許多早衰症患者已接受了持續10年以上的Zokinvy治療。
早衰症(HGPS)是一種罕見的、致命的兒童加速衰老的遺傳性疾病。該病是由編碼核纖層蛋白A(lamin A)的LMNA基因中的一個點突變引起的,產生法尼基化異常的、有毒性的早衰蛋白(progerin)。核纖層蛋白A是細胞核結構支架的一部分,在細胞核結構和功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早衰症兒童會死于影響數百萬正常衰老成人的相同疾病——動脈硬化,但患兒死亡的平均年齡為14.5歲。早衰症疾病表現包括嚴重發育不全、硬皮病樣皮膚、全身脂肪營養不良、脫髮、關節攣縮、骨骼發育不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加速、心血管功能下降和中風。據估計,在全球範圍內,約有400例早衰症兒童患者。
早衰樣核纖層蛋白病(progeroid laminopathies)是由核纖層蛋白A(lamin A)和/或Zmpste24基因的一系列突變引起的加速衰老的遺傳,這些突變產生不同於早衰蛋白的法尼基化蛋白。雖然不產生早衰蛋白,但這些基因突變會導致與早衰蛋白有重疊但有區別的疾病表現。總的來說,在全球範圍內,早衰樣核纖層蛋白病的發病率可能高於早衰症。
lonafarnib是Eiger公司從默沙東授權獲得,該藥是一種特性鮮明的、處於後期開發階段的、以法尼基轉移酶為靶點的口服活性抑制劑,法尼基轉移酶是通過名為異戊二烯化的過程參與蛋白質的修飾。早衰蛋白是一種法尼基化的異常蛋白,被認為不能被切割,導致與核膜緊密結合,從而導致核膜形態的改變和隨後的細胞損傷。lonafarnib可阻斷早衰蛋白的法尼基化,已被證實可顯著降低早衰症兒童的死亡風險。
除了治療早衰症和早衰樣核纖層蛋白病之外,Eiger公司也正在開發lonafarnib治療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2018年12月底,FDA和EMA分別授予了lonafarnib治療丁型肝炎病毒感染(HDV)的突破性藥物資格(BTD)和優先藥物資格(PRIME)。lonafarnib可抑制肝細胞內HDV複製的異戊二烯化步驟,在病毒組裝階段阻斷病毒生命週期。
來自多項II期臨床研究的資料證實了基於lonafarnib的方案治療HDV感染者的療效和安全性,資料顯示,在先前未接受治療(初治)的HDV感染者中,基於lonafarnib的方案達到了使HDV RNA水準降低≥2log10以及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正常化的聯合主要終點,這反映了肝臟狀況和病毒學應答的改善。目前,該藥正處於一項關鍵性的HDV III期臨床研究中。
丁型肝炎是由HDV感染引起,是最嚴重的一種人類病毒性肝炎類型。丁型肝炎僅在攜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個體中作為共感染而發生,引發比乙型肝炎更嚴重的肝臟疾病,並且會加快肝纖維化、肝癌和肝功能衰竭。丁型肝炎是一種嚴重影響全球人類健康的疾病,該病可能影響全球大約1500萬-2000萬人。丁型肝炎在全球不同地區的流行情況各不相同。據報導,在全球範圍內,大約4.3%-5.7%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存在HDV感染。在某些地區,包括外蒙古、中國、俄羅斯、中亞、巴基斯坦、土耳其、非洲、中東和南美等部分地區,慢性HBV感染者中HDV的患病率甚至更高,據報導,蒙古和巴基斯坦的HBV感染者中HDV的患病率高達60%。
新聞出處:https://www.bioon.com/article/67835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