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寶寶遺傳基因缺陷重症 面對晚婚晚育時代 醫:胚胎基因檢查是關鍵

台灣英文新聞/2021.01.20/記者朱明珠
內政部最新資料顯示,台灣2020年首度出現人口負成長,且不僅出生率急速下降,同時,高齡懷孕有持續上升趨勢,是15年前的3.5倍;而高齡導致自然懷孕更加困難,經由人工生殖出生的試管嬰兒數也已破萬,且不斷快速增長中。

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副院長 何彦秉分析,35歲以上生產,胎兒罹患唐氏症比例就已上升,更何況現今社會更高齡懷孕的婦女比比皆是,因「染色體套數異常」不利著床、初期容易流產,困難度大提升;若胎兒有「遺傳基因缺陷」,恐至懷孕中期羊膜穿刺才確診為重症,得被迫終止妊娠,流失好不容易的受孕機會。

何彦秉醫師進一步提醒,由於「高齡趨勢持續上升」、「懷孕就像在搶時間」,備孕夫妻不只應有全面的孕前健康檢查,更該積極了解自身基因,但一般人對於「基因缺陷」較無預防的觀念。

臨床上有太多案例,由於夫妻並不清楚雙方都有隱性遺傳性疾病基因,直到懷第一胎透過檢查才發現胎兒有嚴重基因缺陷,被迫終止妊娠,第二胎才來尋求生殖醫學專業醫師協助,這時年齡或身體狀況已經失去不少「黃金月」,面臨更加困難的求子路。

他補充,像遺傳性疾病-地中海型貧血在台灣有高達6-7%的盛行率,卻往往到懷孕之後產檢抽血時,才發現自己及另一半都有遺傳基因、甚至同為甲型或同為乙型;導致胎兒有1/4的機會遺傳重度地中海型貧血,因必須終身輸血,並有骨頭畸形、成長遲緩,甚至是心臟衰竭、肝硬化、糖尿病、脾臟腫大等併發症。

何彦秉醫師表示,晚婚晚育是社會的新常態,高齡求孕族群在第二胎才開始防範基因缺陷太慢,應在第一胎就做好萬全準備。育齡族群務必思考如何在最短時間內,一次懷孕就成功生產。萬一生下罕病重症兒女,對孩子與父母都是一生苦痛與折磨;在人工生殖族群持續成長之下,生殖醫學提供管道讓夫妻有權利初步排除部分的遺傳性健康問題,已成為產檢之前的重要防線。
新聞出處: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410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