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小小人兒扣殺霸凌 身高100拼出國手路

蘋果日報/2020.10.11/記者梁建裕
「體型」在許多運動項目當中,常常決定了一個人的競技水準與所能夠到達的高度。但在汐止北峰國小的體育館裡,有一個球員卻打破了我們的刻板印象。矮小的身軀握著羽球拍在場上奔馳,騰空扣殺、飛撲救球、反手回擊的動作迅速又精準,比起正常人一點也不遜色。他是熊孝元,今年32歲,身高只有137公分。既是侏儒症患者同時也是台灣身障羽球代表隊的選手。

國中時期的熊孝元發育停滯,身高只有100公分,但體重卻往上飆到80公斤。異於常人的體型讓他成為被霸凌的對象。「那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他說言語上的侮辱是家常便飯,所攜帶的私人物品更會時不時的消失無蹤,還有連繳交的家庭作業也難以倖免。甚至還有人仗著身高的差距,隨手就往他的頭上打下去。

地獄一般的校園生活,讓熊孝元心裡的委屈不斷累積,無助的情緒籠罩著熊孝元,終於逼近了他所能承受的極限。

絕望的熊孝元不禁興起了一個可怕的念頭。他在住家附近找了一棟樓,他心想「跳下去應該就結束了吧」就這樣一躍而下。或許是命不該絕,熊孝元跳下後剛好掉落在一台車上。車身卸除了下墜的衝擊力,幸運的他只有輕微的皮肉傷。

僥倖不死的熊孝元沒有生還的喜悅,他的心中只有恨,恨自己為什麼沒有就這樣死去。就在這時一位被驚動的伯伯走了過來,一句「你有沒有事情」感動了熊孝元並破開他內心的陰霾。他發現原來還有人會關心他,而且還是一個陌生人。

回家的路上,冷靜下來的熊孝元開始思考為什麼自己會做那麼笨的事情,為什麼要去做傷害自己的事情。是不是還沒有認識自我,才會想把這個叫做熊孝元的軀體給結束掉。於是他不再尋求死亡,轉而開始探索自我。就像浴火重生的鳳凰,新的熊孝元蛻變而出。

上了高中,熊孝元決心用開放樂觀的態度來面對新的環境。這時班上一個身高181公分的同學因為想參加新生盃羽球賽,找上了熊孝元,希望能陪他一起練球。看著像巨人一般的同學,熊孝元內心充滿防備,他想說「你這麼高的一個人,要跟我那麼矮的人打球,到底是想要打球還是打我。」

但不想再像國中那樣封閉又黑暗的熊孝元,決定要給自己一個機會。他接受了同學的邀請,兩個人時常利用課餘時間來練球。沒想到打了兩三個禮拜之後,那位熊孝元眼中的「巨人同學」卻因為他的身高而被抓去打籃球。原本新生盃的羽球名額就這樣落在他頭上,陰錯陽差地成為班上的代表選手。

校園中的比賽不像職業運動有明確的分級,矮小的熊孝元只能跟高出他許多的同學們在球場上競爭。在激烈的比賽過程中,他發現原本困擾自己的身高反而成為了優勢。「別人將球往下打的時候,一般人不容易接,但因為我的身高比較矮,我可以多零點幾秒時間,去跑到或是去接到那顆球。」

球場上精彩的演出攫取了眾人的目光,觀賽的同學們忍不住紛紛為熊孝元大聲喝采。「哇!太厲害了吧」「這種球居然也能接到」此起彼落的驚嘆聲在場上迴盪。從未體驗過的英雄般待遇,讓熊孝元非常的開心,也令他充滿了鬥志。就這樣一路過關斬將,最後獲得第四名的佳績。

贏球的榮耀感大幅提升了熊孝元的自信心,他不再自卑、不再封閉。高中三年期間,熊孝元一有空就跟同學相約打球。停止發育的身高也因此開始往上提升,從100公分一路衝到137公分,體重更是從原來的80公斤降到了48公斤。原本臃腫的體型因為運動而變得健康結實。

愛上羽球運動的熊孝元勤練不輟,就這樣一路打到了大學。不輸給正常人的球技吸引了老師的注意,讓他有了接觸身障體育的一個機會。在大學的某個暑假,熊孝元來到了位於林口的師範大學體育館。學校老師讓他上場跟輪椅組的羽球選手來一場比賽。當時熊孝元對老師說「你在跟我開玩笑嗎」想到要跟輪椅組的人打球,熊孝元心裡嘀咕著自己要不要手下留情。沒想到最後的結果出乎意料,21比2的成績,自己居然只從對方手上拿到兩分,熊孝元感到無法置信,他趴在地板上喃喃自語「我居然輸給一個坐輪椅的人」。

這一場震撼教育讓熊孝元明白自己跟真正的羽球選手差距有多大,也讓他知道什麼叫做國家代表隊。受到刺激的熊孝元從那時起就下定決心,跟著那位老師還有其他障礙級別的前輩們一起訓練。

除了球場上的練習之外,熊孝元還會前往運動中心做自主訓練。用跑步機來強化心肺功能,努力透過各種健身器材來鍛鍊核心肌群,還進行各式各樣的重量訓練,好增加自己的球威與球速。為了提高自己的速度與反應,他私底下還會找一般組的選手們進行跨級別的模擬賽。

長期切磋訓練下來,熊孝元的球技已不可同日而語。在2016年他終於晉身為國家代表隊的選手,前往北京參加身心障礙者羽球亞洲錦標賽。第一次出國比賽就奪下了第五名的佳績。之後更不斷的代表國家參與國際賽事,2017年日本身障羽球公開賽、韓國世界身障羽球錦標賽,以及2018年印尼亞洲帕拉運動會等都有他的身影。

談起成為國手的經歷,熊孝元至今仍覺得不可思議。他完全沒有想過,原來自己也可以成為國家代表隊的一員,小小的人兒也有榮耀的一天。

運動帶來的改變讓熊孝元開始思考,自己究竟能為其他的病友做些什麼。這時有幾個也想運動的小小人兒們,看到熊孝元的比賽後跑來問他能不能一起打球。剛好熊孝元本身就是軟骨發育不全症協會的常務理事,於是他就租了場地,邀請協會的成員們一起來運動。

「我要像熊大一樣成為羽球國手」小小人兒吳于嫣就是受到熊孝元激勵的夥伴之一。同樣是軟骨發育不全症的患者,吳于嫣的媽媽黃曉娟原本聽從醫生的指示很少讓小孩運動。但因為熊孝元活躍的表現,讓黃曉娟覺得打羽球不會造成什麼傷害,似乎是個不錯的運動。於是每個週末都陪著吳于嫣一起跟著熊孝元打羽球。

熊孝元認為不管外面的環境友善或不友善,每個人都要融入社會。出來運動,不只能跟協會的夥伴們一起打,也可以跟一般的正常人有所接觸。他覺得自己已經克服困難走到夥伴們的前端了,有這個責任與義務帶給其他小小人兒們一個方向,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有無限的可能。

「生命因運動而精彩,體育讓夢想成真」這段話就是熊孝元人生最好的註解。他覺得如果自己沒有運動的習慣,大家一定看不到現在那麼完整,又那麼健康樂觀的自己。「我的生命真的是因為羽球而豐富,讓我自己的經驗,讓我自己的歷程,讓我自己的故事,能夠很多元而且很彩色。」
新聞出處:https://tw.appledaily.com/micromovie/20201011/LITI4K5NMZE3XGNBL5NHCZ6NHE/  

越來越多的軟骨發育不全症病友跟著熊孝元一起投入羽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