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2020.07.14
三倍券即將在7月15日正式上路,日前,慈濟基金會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鼓勵大家將三倍券捐給基金會,引起網路上正反方的激烈討論。反對方認為,慈濟身為年捐款收入上億的基金會,不需與其他社福團體爭取此募款機會。
疫情海嘯下,不只企業與個人需要紓困,其實在台灣各個角落服務弱勢、支撐起社會運作的社福團體,也進入「捐款寒冬」。
例如關注特殊兒童教育、身障人士的台中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今年第一季的募款金額,相對去年同期少了100萬元;而主要專注服務三失(失依、失能、失智)長輩的華山基金會,捐款收入相較去年同期也出現2成衰退。
對此,政府也在發放三倍券的同時,提供民眾捐款做公益的選項。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指出,若民眾有意將三倍券投入公益、捐贈給社福團體,可直接捐贈紙本券、或以紙本券到公益團體經營店家消費、綁定數位消費工具捐款,以及捐發票四種方式。如民眾有意以綁定數位消費工具捐贈三倍券,可參考由衛福部社家署製作的懶人包。
根據財政部統計,目前共有逾千家社福團體具有合法申請的捐贈碼,民眾可透過「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做有意捐贈之團體查詢。
此外,捐贈三倍券給社福團體,除了做愛心,同時也可能具有節稅功用,財政部近日透露,正在研擬振興券全數捐贈者,開放捐贈扣除額3000元全額列舉,換言之,民眾實際支出1000元,就可列報3000元,節稅效益有望變成三倍。
最後,以下則整理部分社福團體之三倍券捐贈的管道,提供參考:
各團體捐贈方案請至本新聞頁面查詢
* 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實體券優先換成物資或商品提貨券給弱勢家庭
*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 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基金會
* 臺灣世界展望會
* 財團法人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可投入陽光基金會零錢箱(不會個別開收據)
* 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捐款滿2千元,贈聯名帆布袋
*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亦可用於報名親子課程
*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唐氏症基金會:可至庇護商店消費,捐三倍券送回饋品
* 至善基金會:捐款滿千元贈感恩小禮
* 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
* 慈光基金會
* 財團法人天主教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
* 財團法人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
* 財團法人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
* 財團法人台北市失親兒福利基金會
* 財團法人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
* 財團法人愛盲基金會:滿額贈禮
*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
* 財團法人基督教瑪喜樂社會福利基金會:贈送回饋禮
* 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可投入伊甸基金會零錢箱,庇護工場消費
* 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 財團法人介惠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
*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財團法人新竹市天主教仁愛社會福利基金會
* 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 財團法人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捐款滿2千元贈送禮品及喜憨兒網路商店購物金1千元
* 社團法人臺灣雷特氏症病友關懷協會
* 社團法人南投縣生活重建協會
* 社團法人台灣照顧生命協會:送禮或贈送該協會發行虛擬貨幣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身障關懷協會
新聞出處: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focus/indep/6002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