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孝子3年前捐肝救父 現皆康復謝當年社會恩情

蘋果日報/2019.11.07/記者李佳玲
孫建榕掀開上衣,只見他肚子上兩道將近15公分長明顯疤痕,那是他3年前捐出三分之二肝臟救父,所留下的愛與勇氣的標記。3年過去了,他和55 歲父親孫泳清皆已康復,孝順的他2年前決定先暫停學業,延續父親開大貨車工作,扛起一家5口生活。

採訪這天,是孫建榕難得的休假,他說,開大貨車送貨,工作時間不固定,遇到旺季忙時,有時一個多月都沒回家,「回想從國中開始只要假日我和弟弟就會陪著爸爸一起跑車,最喜歡和他一起在車上看著外面的風景,等到了目的地後,我們一起幫忙他搬貨,小時候都覺得爸爸開著這麼大的車,好厲害好酷喔,但換我自己開始跑車,才發現真的很辛苦。」

原有C肝 為撐家日開15小時大貨車拚出病
一旁55歲孫泳清說,自己和49歲太太生有3子女,22歲孫建榕是老大,下面還有20歲、17歲2子女,原還與高齡老母同住(老母已於2017年去世),以往都靠自己開大貨車撐家,自己原就有C肝,但為了想賺點錢負擔3個孩子學費,有時甚至一天北高來回跑2趟,一天工作將近15小時,「晚上只睡4-5小時又繼續工作,畢竟那時候建榕也才19歲讀高三,正是要花錢的時候。」

但也因為如此拼命為家庭付出,孫泳清太過勞累,在3年前過年前夕,突然倒下,他說,那天時全家人一起吃飯,吃到一半自己就突然吐血,趕緊送醫院,醫生才說,是食道靜脈瘤出血,檢查之後發現肝臟已經纖維化,一定要換肝,他說,現在回想起來,其實吐血前,自己就有血尿的狀況,體力也都很差,類似肝昏迷情況,但為了家庭還是拼命去做。

得知孫泳清必須換肝的消息,孫建榕說,自己那時已滿18歲,因此立即進行配對,確認合適後就連忙安排時間手術,「我不覺得害怕,那時候只想著爸爸只有一個,只要我能做的,就盡我能力去做。」孫泳清說,當時縱使自己病況已不好,但內心最擔憂反而是兒子,「一想到他要切2/3個肝給我,很怕給他未來後遺症,加上當時只有我1個人工作,突然倒下來,很擔心家裡生活開銷該怎麼辦。」

但孫泳清也說,在手術前醫生告知,換肝成功機率百分之90,讓他內心較為安定,進入手術室前,他和兒子說聲加油。歷經15個小時,孫建榕成功救了父親。

蘋果基金會轉贈63萬餘元善款助1年半生活
當時經當地公所將孫泳清家困境轉介至蘋果慈善基金會,基金會訪視後自「不指定」捐款中提撥急難金3萬元協力,《蘋果》暖流於2016年4月28日披露《高三生救父 勇捐2/3肝》,獲讀者捐款共63萬8832元,並開立17張支票按月兌現協力孫泳清一家共約1年半生活。

孫泳清說,那時換肝費用加上檢查耗材及後續療養費用等,總共約60多萬,非常謝謝蘋果基金會,「轉贈的捐款第一筆即開立15萬元,讓我們能夠還掉之前手術借款,後續按月兌現3萬元,讓我可以好好休息,不用擔心家裡生活開銷。」

提起當時換肝完後狀況,孫建榕說,手術後和爸爸就住在隔壁床,「我住院一個禮拜就出院了,但爸爸卻住了一個多月,換肝前他的臉都很黑很黑,但慢慢的一天比一天紅潤起來,一想到是因為我的肝幫忙了他,我真的覺得很開心,很有成就感。」

而孫建榕當時捐肝換父孝行經學校提報,在3年前獲得105年「全國孝行獎」鼓勵,孫建榕說,2年前畢業後原考上四技,但讀了半學期後,考量當時弟妹都還在讀書,自己也對工作比較有興趣,因此便休學,開始學開大貨車做跑車工作。

而孫泳清說,換肝手術完後卻發現血小板一直凝結不起來,經檢查卻發現罹患罕病非典型性尿毒溶血症候群,還好經醫生申請美國人道救援,協力負擔所需藥物開銷,目前靠藥物控制,固定每一周回診一次,去年自己也改開社區巴士,上下班時間較穩定,身體也較能負荷。

孫泳清也說,除了孫建榕做跑車工作外,去年20歲次子高中職業後也開始開貨車,17歲小女兒今年讀高三,明年畢業後打算服志願役,妻子則至附近檳榔攤做零工,一家5口生活穩定,回想起這段日子,「真的很感謝幫助過我的這些善心人士,感謝各位在當初最困難時給予的幫助。」

一旁孫建榕也說,自己不太會說話,但很謝謝大家當年協助,今年初回診時,醫生也說他當初切除2/3的肝臟都已長完全,未來會繼續好好工作照顧爸爸,謝謝大家。
新聞出處:https://tw.appledaily.com/highlight/20191107/Y3IAKXFHAZJAQYQGJWLCO7WTB4/ 

3年前孫建榕(左)就讀高三,勇敢捐贈2/3肝臟給父親孫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