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201.3.11.22/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同一基因缺陷,竟可能導致兩種不同疾病?一名女性年僅45歲即罹患失智症,長庚醫院進一步調查發現,原來她的兩名同輩親屬以及一名直系血親也有失智症狀,經基因篩檢證實是「C9orf72」基因變異,導致家族遺傳性額顳葉失智症。
漸凍人與失智症發現共同變異基因
值得注意的是,長庚醫院在另一個漸凍人遺傳家族也發現此一基因變異,患者也是40多歲就開始進行性全身肌肉萎縮,但卻沒有失智症狀;由此顯示,同樣是C9orf72基因變異,臨床卻可能引起兩種不同的神經退化疾病。
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副教授葉篤學指出,2011年美國國衛院研究人員即發現「C9orf72」基因變異可能引起失智症,也可能造成俗稱「漸凍人症」的運動神經元疾病。長庚後續也加入該團隊的跨國研究。
他指出,在早發型家族性「額顳葉」失智症中,約25.1%可以找到這個致病基因;有家族史的漸凍人中,更有37.6%有此基因變異。
以該名女性患者為例,年僅45歲就開始有記憶減退與動作變慢的情形。當時家人發現,她變得對日常生活失去興趣。這些認知能力及個性的改變,甚至讓她變得與同事難以和睦相處。49歲後就漸漸四肢肌肉萎縮,關節攣縮,需完全仰賴他人照顧。除了她之外,她的雙親之一,以及兩名同輩親屬也有同樣疾病;另一家族則是一家6個兄弟姊妹有4人出現失智、個性改變等症狀。
另有一個同樣有「C9orf72」基因變異的家族,患者40多歲出現進行性的肌肉萎縮,經諮詢發現,父親也是漸凍人患者。
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動作障礙科主任陳柔賢指出,一般失智症平均發生年齡在65歲後,像該名患者40多歲就發病,或是50多歲發病者,都屬於早發型失智症,建議應檢查是否有基因上的變異。
除了臨床上的基因篩檢外,陳柔賢指出,失智症、帕金森氏症、漸凍人症都是神經退化的疾病,如今知道其中兩種可由同一個基因引起,就如同打開一個研究入口,顯示未來或許有機會找到一個解釋人類退化過程的機制。
新聞出處:http://ppt.cc/X3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