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2019.08.20/記者張穎齊
交通部自2012年開始推動無障礙計程車,而北市自2013年至今年3月補助303輛無障礙計程車,2017年更獲得4290萬元補助,依規定乘載行動不便者的趟次比率須達30%;但經查有車輛連續9個月載客趟次掛0,甚至有業者未達標,議員痛批效益太差。公共運輸處回應,會持續督促業者改善。
依交通部規定,乘載行動不便者的成功派車趟次比率,應於所有車輛全數上路營運後3個月內,達到30%以上。但審計部發現,有車隊今年2、7、8月均未達標,甚至有37輛車出現整個月載行動不便者的趟次掛0,其中3輛車連續9月掛0;且自2017年獲得的4290萬元補助,至今仍未消化完。
「市府宣導不夠,必須檢討!」議員郭昭巖指出,如復康巴士就宣導不錯,經常排得很滿,但反觀無障礙計程車,卻宣導不力,加上計程車駕駛是否有受過專業訓練,都會給民眾沒那麼大的安全感;市府要推無障礙城市,結果編的補助也沒達到預期目標,根本是白編,必須好好和業者討論,針對醫院、身障團體多宣導。
公運處主祕楊欽文表示,未達標的駕駛,有的因生病,所以連續數月趟次掛0,有的才剛上路要受訓,有的固定接團,沒有在載身障客;至於補助未消化完,是因無障礙的計程車駕駛,必須受到公部門管制,導致影響駕駛應徵的意願。
楊欽文說,如今都已嚴加督促業者,提出改善方式,公運處也祭出額外補助,無障礙的計程車每月達50至100趟次,每趟可獲50元補助,吸引駕駛投入。
新聞出處:http://gotv.ctitv.com.tw/2019/08/111355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