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2019.07.09/記者陳婕翎
台大醫院與廣達電腦今年初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投入智慧醫療領域,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今現身台大醫院,捐贈要價1800萬元人工智慧醫療雲運算整合平台,該平台硬體號稱擁有相當於8000台電競筆電齊發的運作能力,第一階段將從基因變異著手,有望將判讀時間從過去的6天加速至2天完成,從死神手中搶救更多熬不過一周的重症新生兒。
台大醫院目前與5家國內電子業者有相關合作計畫,今舉辦「廣達電腦捐贈人工智慧醫療雲運算整合平台儀式」,台大醫院院長陳石池致詞時表示,人工智慧可縮短診斷時間、增加正確性,但需要足以處理大數據學習的資料庫平台,才能做出比較好的人工智慧結果,由人工智慧輔助醫療是趨勢,樂見其帶動疾病治療的改變。
三句不離AI的林百里也提及,從台大電機系畢業後,AI人工智慧一直是他的夢想,2016年廣達電做出人工智慧計算平台,目前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採用該平台,「人工智慧與醫療是最恰當、最有效的方案」這次的醫療雲平台是專為台大醫院量身訂做,但平台只是工具,就像人工智慧AlphaGo,還需最厲害的「棋手」陪它學習,期盼AI助醫院更聰明。
台大醫院醫務秘書賴飛羆表示,第一階段將從病歷編碼及基因變異著手,其中基因變異以新生兒罕病為主,一般在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重症孩子都是在和死神搶時間,若持續找不出病因幾乎都只能熬一周,但可怕的是新生兒重症幾乎都與基因有關,較難診斷。
賴飛羆進一步提及,過去純人工判讀的年代,基因變異診斷需要耗費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所幸近年電腦科技發達,但仍然需要花費6.5天時間判讀,目前透過人工智慧醫療雲運算整合平台初步可望降為6天,未來隨著定序完備後,想將判讀時間縮短至2至3不是夢。
除應用於基因與人工智慧、基因深度學習、病歷資料編碼與管理,賴飛羆表示,隨著科技進步,醫院內的醫療影像從原本只有X光片,到現在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醫療影像暴增,超出影像科醫師負荷,原應該由影像科醫師判讀的X光片,5成只能由各專科醫師「憑經驗」處理,AI醫療影像運算有助於改善人力運作。
新聞出處: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3918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