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全民捐聲音 助漸凍人建置語音銀行

中華日報/2019.06.21/記者陳柏翰
漸凍症病患除了身體行動能力會被疾病一點點吞噬,也會逐漸失去說話能力及聲音。科技部與台北科技大學合作建置台灣漸凍人語音銀行,讓漸凍病友能把聲音保存下來,也籲請社會大眾「捐聲音」,豐富語音銀行,滿足病友溝通需求。

漸凍人協會表示,漸凍症是世界5大絕症之一,病因是由大腦和脊髓中特定的神經細胞與傳導路徑的退化,造成患者在2-3年內逐漸神經肌肉萎縮、四肢癱瘓、無法言語、無法吞嚥、甚至呼吸衰竭,以至必須長期依賴呼吸器。

漸凍症病患外觀雖看似植物人,但意識卻非常清醒、感覺也正常,如同禁錮在逐漸僵固的身體軀殼內,身心備受煎熬,目前尚不清楚罹病原因,且無可具體治療的做法。全台灣漸凍症患者約800-1000人,平均每3天就有1位新的漸凍症病友。

漸凍人協會指出,聲音是用來辨識個人和身分的特徵之一,它是獨一無二的。去年科技部推動「科技突圍」計畫,率先將此計畫整合為「研發整合漸凍症病友智慧溝通系統」專案,運用眼控儀或腦機介面系統等裝置偵測病友意圖,加速對外溝通效率。

其中,有一項子計畫「漸凍人具情緒語音輸出溝通輔具與語音銀行建置」,透過語音合成系統,滿足溝通需求,這也是致力要為台灣漸凍病友開發出屬於自己的語音銀行。

語音銀行指的是一個處理過程,先錄製漸凍病友的聲音,如果聲音已經損傷,或者無法說話,可以使用曾經的錄音資料,利用電腦程式提取發音特點,結合對應的文字資料,轉換成編碼資料,合成出與病友說話語音、說話方式和說話情感相似的語音。如果病友想要表達,只需輸入文字,就會自動把文字資料轉化成自己的聲音。

自2018年起,漸凍人協會鼓勵病友和家屬能夠先錄下聲音,而且希望病友的聲音資料能夠越多越好。語音合成計畫在執行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聲音數據,來還原高品質和自然度的聲音。

面對聲音已經受損的病友,則透過語音修補的方式從大數據裡面挑選最相近的聲音來合成。因此,需要募集更多社會大眾的聲音,透過「Voice Bank」網站,將自己的聲音記錄下來,幫助漸凍症病友們。
新聞出處:
http://www.cdns.com.tw/news.php?n_id=4&nc_id=305907 

漸凍人協會籲請各界「捐聲音」,協助建制漸凍人語音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