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2019.05.21/實習記者楊采芯
走進台北馬偕醫院的商場內,遠遠就看到身材嬌小、四肢纖細的她坐在輪椅上,當時記者心裡不禁想著,行動不便的她,恐怕一輩子被輪椅限制的行動。但沒想到下一秒,就看到她靈活地用雙手撐起身體向後轉,從掛在後頭的背包裡拿出了自己的自傳《找不到足跡的快樂人生路》,這才意識到,人們的刻板印象,總是限縮了生命的無限可能,她的生命力、她的樂觀,早就讓她跳脫輪椅的限制,走進快樂人生中。
她是陳靜琪,出生時被診斷出「先天性成骨不全症」,外界俗稱「玻璃娃娃」,因為身體極易骨折,從小多次進出手術房,被醫師診斷活不過21歲。但她用生命熱情打臉醫師的「死亡宣判」,現在的她不但已經40歲,還能工作、出國玩,甚至拿下馬來西亞十大傑出青年獎!
陳靜琪生性開朗,總是笑臉迎人,讓人難以聯想到她成長的過程中,其實無時無刻都伴隨著病痛,走得艱辛。即便如此,陳靜琪依舊「折」斷手骨顛倒勇,盡可能挑戰新鮮的事物,天天往外跑。她當過業務、做過傳銷,也曾經營服飾店,過去還四處演講,分享自己的故事。
被問到有沒有印象深刻的聽眾回饋,陳靜琪分享,曾經有位自殺超過50次的美容師,邊哭邊說生活過得不好,兩天前才吞了50顆藥試圖自殺。「50顆安眠藥,你飽不飽啊?」沒想到陳靜琪一句幽默的提問,瞬間軟化氣氛,讓美容師破涕為笑。「因為要一直吞藥、喝水,我就在想,真的很飽耶!」陳靜琪說自己喜歡觀察,才讓她注意到特別之處,成功地開導這位美容師,讓美容師遠離黑暗,從此體驗生命的美好。
那麼對於自己的人生有什麼看法呢?陳靜琪自嘲40歲已經是老娃了,「現在活著的每一天都是賺到。」對於還能照顧身旁的人很感恩。半年前,她毅然決然搬到台灣居住,也是因為爸爸突然離世,讓她體悟到生命無常,才下定決心,要做什麼事情就趕快去做,不該浪費時間。
「我爸是我的頭號粉絲啦!不管我說什麼,我爸都會挺我。」父親對陳靜琪的愛,總是支持著陳靜琪的每一個決定。她笑著說,當初想一人來台灣生活,爸爸可是舉「雙手雙腳」贊成。或許正是這份無條件的愛與信任,塑造了陳靜琪堅強的性格。
陳靜琪也提到,來台灣發現與馬來西亞有許多不同,病友們多了「選擇」。她表示,馬來西亞傾向讓行動不便的人待在家裏,但台灣的身障者卻有各式各樣的活動可以參加。過去她不曾接觸運動,直到在台灣參加「地板滾球」,才發現箇中滋味。陳靜琪不禁反思,連她自己都不太了解身障者,更何況是其他人?這激發她新的想法,希望未來能當記者,記錄下身障者的故事,讓更多人注意到身障者的存在與處境。
「有夢想才能往前衝!」陳靜琪說,「不要白來」這個世界是她的信念,能懷抱自己的夢想並勇敢實現是很美好的事,如果只是過一天算一天,就太可惜了。
許多身障者習慣把自己關起來,孤獨一輩子,但活潑的陳靜琪認為,身障者應該大膽地去愛!過去她曾因自認無法給對方幸福,而主動提分手,但後來才明白,不應該把感情藏起來,因為每一個人都值得愛與被愛。現在的她,不僅大方公開感情,還經常在社群媒體曬恩愛,在陳靜琪的笑容裡,讓所有人看見,只要勇敢行動、勇敢去愛,每個人都能得到一份完整無缺的幸福。
新聞出處:https://pse.is/HL3T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