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走出心牢講座 關懷陪伴取代貼標籤

台灣新生報/2019.05.17/記者何弘斌
中華公民人權協會結合財團法人星星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走出心牢」展覽活動,透過專家學者的講座與座談,幫助困在心牢者可以走出來;該展覽將持續至五月十九日,每日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三十分免入場費,五月十八、十九日將有公益講座。活動資訊與報名網址:https://old.accupass.com/myevent/index/r/1/0。

中華民國迪喬治症關懷協會理事長劉采涵女士說到,迪喬治症是染色體異常導致的一個罕見疾病,雖不是心理疾病,卻也讓劉女士照護的身心俱疲,自己也憂鬱,需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劉女士家中也曾有思覺失調症的親友,年輕時被約會強暴在心中留下陰影,當時民風純樸導致該親友因壓力大而發病。歸咎回去,這些「病人」心中其實都有一個無形的枷鎖,不停的在刺激他們。

從事社工服務逾十四年的台灣長者健康促進協會的社工師景馨嫺分享職場經驗,「很多時候,我們會想要用最便捷的方式讓身邊的長輩、孩子靜下來,但大家平心而論我們要的是一群呆呆靜靜的人嗎?其實他們最需要的是傾聽與陪伴,他們可能有困擾、有生活上的一些狀況,他需要有一個宣洩的出口,有些個案需花費二至三個小時,但溝通完了,想打人的意念就消掉了,完全不需要藥物的控制。藥物只是輔助,但絕非是唯一管道。」

中華公民人權協會監事長蘇熙文醫師表示,不論是思覺失調症或是普遍的過動症小朋友,其實最需要的莫過於家人的支持與關心,更重要的是,社會大眾不要把這些人貼上標籤,認為就是要驅趕、隔離或投藥控制,心病仍須心藥醫,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得找出來解決。才能幫助這些人走出心理牢籠。
新聞出處:https://pse.is/EQY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