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原廠藥陸續退出 藥師:健保砍價與民眾浪費為主因

聯合報/2019.03.19/記者簡浩正
近期各大醫院接獲藥商通知,憂鬱症患者常使用的藥物「百憂解」錠劑,因成本上漲、健保砍價等因素,決議於4月1日起停止供貨;只是,原廠藥陸續「不玩了」退出市場,對病患來說絕非好事。有藥師認為,健保砍價雖是主因,但民眾領藥浪費也是因素之一;也有藥師建議所有醫療院所應開立健保有給付藥物為先,避免民眾奔波。

裕利公司今發函給各醫療院所,表示因健保調降藥價、原物料和運輸成本上漲,以及政府要求生產線全面符合PIC/S GMP要求等因素,在精算後考量其藥品百憂解錠20毫克(prozac 20mg dispersible)不敷成本,決定自4月1日起停止供貨。同時為確保醫院與病患用藥的權益,只要於3月29日前接到訂貨單,都會足量供應。

身心科開業醫師楊聰財表示,百憂解藥物多為用在憂鬱症患者,歷史悠久、副作用少,坊間已有非常多學名藥可選擇,故應不會有明顯影響;不過他也表示,因健保藥價一路調降,抗憂鬱症的原廠藥在台灣的市場恐更縮小。

除了有醫師擔憂外,藥師也同樣憂心。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執行長沈采穎表示,除今天的百憂解外,近年已有不少原廠藥陸續退出台灣市場,如用來治療疱疹病毒口服劑型藥物ZOVIRAX ,幾年前也因健保砍價太低而退出市場。

沈采穎說,以世界上潮流來說,藥品過了專利期後,原廠藥因部分負擔較高,跟學名藥的市佔率會變為三比七;但台灣則比較特別,原廠藥出現約20年後,學名藥的市佔比例才會變高;雖然民眾有藥品自主選擇權利,但往往不會只是金錢考量,有些民眾因體質差異,仍會優先選擇原廠藥。

另外,沈采穎也建議,所有醫療院所應開立健保有給付藥物為先,而非只開立自身醫院才有的藥物,造成處方或劑量不同,民眾得跑不同家醫院,才能領到合適藥。

開業藥師柯明道說,原廠藥陸續退出健保或台灣市場,健保砍價雖是主因,但民眾領藥浪費也是因素之一。他指出健保開辦20幾年來,規模從3、400億到幾千億,餅看似很大,但要給付的項目太多,藥品雖只佔其中不到三成,但卻常被拿來當控制成本時的砍價項目。

只是光砍藥價不能解決問題,民眾愛求診、領藥也是問題。柯明道說,民眾只要付得起掛號費,健保就會給付,有些長者常跑醫院、領一大包藥就是為了心安,但卻不一定會吃,長期浪費下,預算當然不足,健保砍低藥價,原廠藥廠覺得不符成本不玩,換上學名藥看似合理,但對民眾來說不一定就好。

柯明道說,百憂解藥物因選擇多,此款百憂解原廠藥退出市場,的確是暫無立即嚴重性;但若像癲癇、血壓、心臟等特殊藥物若退出,學名藥效果又不那麼好,影響恐不堪設想。他舉例有病患會定期來拿抗甲狀腺藥物,但醫師後來換成學名藥後,病患反應效果就是沒那麼好,請他協助找尋原廠藥並願意自費,反而更花時間。
新聞出處: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370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