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暖蘋果】86歲病母撐顧漸凍子 盼還有機會能還感恩債

蘋果日報/2019.2.24/記者李佳玲/高雄報導
「照理現在應該是我要把媽媽顧好,盡到做兒子義務,但我卻得到這種病,根本沒有能力照顧媽媽了,還要換她來照顧我。」48歲阿城(鄭繼城)吃力的張嘴說著。去年2月阿城因脖子痠痛至醫院檢查,發現罹患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一年間,他從還能自己脫衣、洗澡,到現在幾乎難站立,僅能坐在椅子上,靠腳滑行向前,甚至連吞嚥功能都受影響,說話已略為含糊不清,生活起居皆須依靠86歲老母阿雲婆照顧。

記者到訪時正值午餐時間,阿雲婆從冰箱拿出昨晚剩飯菜加熱後,為避免阿城噎到,她必須剪碎再放入碗中給阿城食用,阿雲婆說,自己有2個兒子,先生生前為中醫生,但因幫人作保連累,房子也被法拍賣,不料隔一年就罹癌過世,「先生走時,阿城和他哥哥2個人才11歲、12歲,後來靠我做工友努力養大兩個孩子,誰知道10多年前先被詐騙集團騙走了80多萬,後來老大在大陸工作犯罪入獄而且又中風,小的又生病,我1個人要扛兩個擔子。」

阿雲婆嘆了口氣繼續說:「唉!有時候想到總會怨嘆,但家庭怎麼會變這樣呢。」

一旁阿城說,自己原做鐵工,後來因收入不佳,有陣子改幫朋友做太陽能板架設,但有天發現脖子痠痛抬不起來,後來又換手痠痛,起先靠做針灸、推拿都沒效,最後才檢查出是漸凍人,「我原本是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但現在卻我變倒下,我最煩惱的就是媽媽,她年紀這麼大了,以後該怎麼辦。」

阿雲婆也說,阿城去年生病後就被辦法工作,家裡只能靠低收補助每月7千多元生活,但房貸就要繳7千多,只好去找銀行經理商量,看能否調降利息,後來是銀行行員陳小姐同情家中狀況,協助打電話至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會求助。

阿雲婆家中困境去年12月14日經《暖流》披露《病母撐顧漸凍兒 「一生最困難的時刻」》,獲讀者捐款共162萬9419元。

收下善款,阿雲婆說,十分感謝各界善心人士,在家中最困難時願意捐助這份愛心,「對於各位大德我會感恩一輩子,盼望能有福報,讓兒子不要惡化太快,如果有天他有機會恢復,我也會去幫助別人,我最大的願望盼望有機會還這些感恩債。」

阿城哽咽地說,自己做人兒子卻無法盡到孝道,拖累老母心中很不捨,「阿母生活很節省,從沒在外面吃過東西,加上他年紀大身體也不好,十分謝謝大家幫助,讓我暫時安心,不用擔心明天該怎麼過,萬一有天阿母怎麼了,要去看醫生也不用煩惱沒錢。」

協助阿雲婆一家來電至基金會求助銀行行員陳小姐也說,自己約2-3周會至阿雲婆家關心,每次到家中都看到他們母子倆幾乎都吃剩菜剩飯,加上阿嬤80多歲又要為了兒子的事情東奔西跑,真的很不捨,每次去也都會帶水餃、饅頭和營養品等物資盡力幫忙。

小姐也提到,這次基金會協力阿嬤家報導,也透過line群組與銀行同事分享,公司也有發布在內部網站,許多同事也都以私人名義紛紛捐款幫忙,「銀行已幫忙阿嬤將調降利息到最低,從每月繳7千到至今每月繳4200元,只是未來日子還很長久,這次有善款幫忙比較安心。」

陪同關懷漸凍人協會社工林毓庭說,去年底開始服務阿雲婆一家,很心疼阿雲婆老人家為了生活家計四處奔波,甚至每次至醫院幫阿城大哥拿藥,都要先騎腳踏車再換公車,來回就要將近兩小時,「阿城大哥吞嚥功能已慢慢萎縮和退化,之後會影響肺功能,協會也會轉介呼吸治療師協助至家中評估。」

林毓庭也說,雖然目前大哥下肢尚有行動力,阿嬤也還能負荷照顧,但因他們住在5樓老舊公寓,隨著大哥持續退化,如果有天阿嬤沒辦法照顧時,就會建議大哥入住機構,避免兩個人都因此病倒,這筆善款也能用於往後入住機構費用還有現階段購買大哥所需營養品及生活開銷,讓他們能有比較穩定生活品質。」
新聞出處: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224/1522166/ 

鄭郭金雲(左)經漸凍人協會社工林毓庭見證,收下讀者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