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門諾首創義肢水壓塑模 輪網選手實現與父散步夢想

中時/2019.01.24/記者許家寧
輪椅網球選手王偉軒2歲時因罕見疾病「羊膜帶症候群」大腿以下截肢,花蓮門諾醫院引進國內首創的水壓取膜機,利用水的包覆特性為他製作完全貼合殘肢的義肢套筒,較過去以石膏塑形的義肢舒服、省力,幫助他實現30年來和父親一起散步的夢想。

在政大擔任舍監的王偉軒,雙腳和《汪洋中的一條船》作者鄭豐喜一樣,大腿以下發育不全,3歲起就學穿義肢,雖然行動不便,但澆不熄他熱愛運動的心,除了游泳、輪椅網球是他的最愛,靠著自己努力不懈,出征國內外的輪網賽事也屢獲佳績。

偶然機會中,得知門諾醫院引進新技術,協助身障者透過義肢輔助重啟人生夢想,經過了兩個多月來的取模、調整與練習,上周完成行走,王偉軒說,腳踩在水壓機器裡,感覺像百萬隻手為他加壓塑形,讓套筒完全包覆貼住殘肢,就像身體的一部分。

「義肢不舒服,絕對不是要患者忍耐」,義肢矯具師的陳鴻彬說,傳統套筒以手在石膏上加壓取出殘肢形狀,因無法均勻塑型,除造成義肢無法貼合,重心往下掉,必須依靠腰力去甩,造成走沒幾步就會腰酸,行走需忍受摩擦破皮之苦,甚至褲子都是血。

王偉軒表示,以前走用「蹬」的方式走路,走沒20公尺就腰酸背痛,還很容易滑倒,新的義肢活動度很高像正常人行走,如今還可以跟父親到公園散步,走500公尺才需休息一下,現在有了腳他有好多地方都想去,繼續追尋他的幸福和目標。
新聞出處: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124003116-260405 

輪椅網球選手王偉軒說走路新的義肢輕便省力、外觀很帥,有點像鋼鐵人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