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腦波溝通有影嘸2〉漸凍人陳俊芝用生命打出每個注音符號!

壹週刊/2019.01.06/記者蔣仁人
你知道甚麼是漸凍人嗎?其實它跟小腦萎縮、脊髓損傷等疾病並不相同,它正確的名稱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指的是病患脊髓、腦幹或大腦運動皮質區的運動神經元出現漸化性退化,引起全身肌肉萎縮和無力,最後可能會全身癱瘓、呼吸衰竭和死亡。

漸凍人陳俊芝原本是正常的上班族,沒想到突然間發現自己右手沒有辦法扣扣子、拿筷子甚至拿鑰匙開門,在醫院看了骨科、神經內外科後整整1年,才知道自己罹患了漸凍症;一開始還能正常上班生活,但大約2年後因為疾病的惡化,不得不離開職場,也開始長達1年的黑暗期。

「疾病比較嚴重後,四肢根本不聽使喚,彷彿手腳都不是我的。」陳俊芝形容自己那時候整天渾渾噩噩像行屍走肉一般,不好的情緒也讓家裡瀰漫著低氣壓,還好後來加入了漸凍人協會,病友之間的分享與相互鼓勵,讓她從封閉與憂鬱中走了出來。

雖然手腳不聽使喚,但是陳俊芝還是努力的復健維持正常的生活步調;就在兩年前,她開始著手在臉書上分享自己的生活週記,有些是她去看病的過程,有些是看到新聞事件的感受,從這裡她可以感覺到,原來自己可以從記錄生活點點滴滴,開始讓自己有計畫的安排生活,而不是只有盯著一直重播的電視看;她認為這是「生活裡微小但確切的小幸福,原來快樂的尋找與營造其實並不難。」

為了讓陳俊芝能更有效率的使用平板,家人們也隨著不同病況來幫她「擴增」設備,像是有專用的桌椅、椅背上還有固定的軟墊條、特製的觸控筆等等,讓她可以在看護的協助下,每天可以打上3個小時的字。

說起來也許很簡單,但是對陳俊芝來講,打每個注音符號,她都必須用盡全身的力氣來移動,看著她費力的一個字一個字回覆我們的訪問,那種心理的震撼真的只有實際面對面的人才能體會。

以前她為了跟看護溝通,都必須自製的中文與印尼文的溝通板,也因此鬧出了許多好笑的事。「看電視綜藝節目,類似比手畫腳的橋段,看他們一個在台上比畫,ㄧ個在台下丈二金剛摸不到頭緒,雞同鴨講的亂猜,讓我不只是捧腹大笑,而是笑到岔氣兼肚子痛。突然覺得這個場景好熟悉,天天在我家上演。」

「我的看護來自印尼,國語不太靈光,加上她對國語的抑揚頓挫不太會分辨,所以常常鬧笑話。我要乳液,她給我輪椅。請她幫我打電話給大嫂,她打給打掃阿桑。要她準備包子帶出門,她拿了報紙。買了有名的水餃要跟她分享,她說大白天她還不想睡覺。想吃牛奶糖,她煮牛肉湯...」

「雖然很簡單的事,常常因為她看到黑影就亂開槍,要花很多時間溝通,但也因為這些美麗的錯誤,製造了許多料想不到的樂趣。誰說人生無趣,苦多於樂?其實,換個角度,也是可以莞爾一笑的。」

透過網路分享生活點滴,彷彿讓她找到了生活的重心,同時把這些文字集結成冊出書。也許她身體有障礙,但是透過文字她所散發出的力量卻是無比強大,讓世人知道,其實簡單生活也是一種隨手可得的快樂!
新聞出處:https://goo.gl/Fb7jm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