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週刊/2019.01.06/記者蔣仁人
每個人大腦在運作時都有特定的腦波訊號,漸凍人雖然運動能力會慢慢退化,但是腦波卻不太會受影響;專長在研究腦波領域的台北科技大學副研發長劉益宏,在因緣際會下認識了漸凍人協會,並在相關單位協助下研發出了「腦波協助溝通」的輔具,希望未來能為這些運動能力受限的患者發聲,解決常見的溝通問題。
「腦波溝通主要有3個重要元件,感測電極、感測線路與後端訊號處理軟體。」劉益宏說,常見腦波偵測系統隨便開價都要上百萬元,而這套系統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後端軟體的演算功能,讓這套系統準確程度與專業設備相比,可說是不相上下。
首先使用者必須先戴上特製的帽子之後,開始黏貼感測電極,再塗上導電膠透過感測電極偵測電波後,訊號透過線路傳送到後端軟體。戴上後會先進入訊號測試的階段,這時候就看見電腦螢幕上訊號狀況的顯示,就像紅綠燈般不斷跳動。
確定訊號沒有問題後,就要開始進行心智想像訓練。「我們會請使用者進行一些想像,像是舉起左右手或是握拳、往前踏一步等等。」劉益宏解釋,當大腦在進行想像力訓練時,腦波的訊號會比較強烈,透過一些這樣的訓練,可以增強使用者腦波的訊號,讓電腦判讀更為準確。
除了想像力訓練外,也會要求使用者做一些放鬆訓練。劉益宏指出,每個人的腦波都不相同,透過放鬆訓練可以獲得個人化的腦波資訊,未來,就可以依照每個人不同的狀況,發展出個人化的語意翻譯模組,讓溝通更準確更沒有障礙。
目前這套系統已經在好幾個漸凍人病友身上進行測試,本刊採訪的漸凍人陳俊芝雖然加入沒有多久,但是已經能透過這套系統簡單的回答是或不是;但是因為肢體功能日漸喪失,她希望,如果未來腦波能操作電腦並且「打字」,肯定會幫助更多人。
「腦波就是解密大腦的關鍵密碼!」劉益宏認為,很多有關腦部的健康問題,現在都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測量工具,未來只要能解碼腦波就可以揭開大腦神秘面紗,像是憂鬱症、失智症等等,未來也有可能可以透過腦波來進行判定或是檢測,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新聞出處:https://goo.gl/Fw3pQ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