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生技月刊/2019.01.01
24日,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ITT)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提出罕見疾病─亨丁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其病程中神經元縮小的新機制,命名為「neuritosis」,為未來的治療開闢新目標。該研究發表於《PNAS》中。
亨丁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是一種家族顯性遺傳疾病,起因於第四對染色體內DNA基質之CAG三核酸重複序列過度擴張,造成腦部神經細胞持續退化,產生進行性的死亡,神經細胞首先會先斷開彼此的連結,使大腦間的連結變小,這種退化會造成不能控制的運動,特別是影響到控制協調動作神經節,所以患者會有不自主動作,末期則會智能減退、身體僵硬。
Neuritosis是尚未被廣為所知的機制,可能再正常大腦發育、衰老和神經退行性疾病中扮演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員Robert Friedlander一開始是在小鼠神經細胞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其粒線體在神經軸突末端的功能不佳,並在小鼠脊髓中的神經元也發現同樣的現象。
研究人員發現,當神經突觸末端粒線體中的蛋白質因正常代謝而被破壞時,新的蛋白質並不會像細胞核附近的粒線體那樣快速的替換,造成功能效率降低,從而活化了稱為凋亡蛋白酶(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e-specific protease, Caspase)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最終導致神經細胞凋亡。研究人員將這過程稱為Neuritosis。
研究人員認為這機制與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關,因此使用人類亨丁頓蛋白突變的小鼠進行實驗,並發現這些小鼠的神經細胞末端粒線體明顯較少,剩餘的粒線體也比正常神經元的功能降低許多,凋亡蛋白酶活性增加造成細胞死亡。
研究人員Robert Friedlander表示,可能Neuritosis的過程發生在正常神經細胞中不會導致細胞死亡,但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脆弱的神經軸突末端壓力較高,可能導致細胞死亡,如果我們能以某種方法來保持神經末梢的線粒體健康,可能有助於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
新聞出處: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19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