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罕病單親媽罹癌 「人生低點何時盡」

蘋果日報/2018.12.26/記者韓旭爾
48歲單親媽阿文(葛慧文)虛弱躺在病床打乳癌化療,她哽咽說,5年前發現罹患罕病肺動脈高壓,近1年才把這病控制好,本以為將雨過天晴,不料更嚴重的卻在後頭,今年9月又發現罹2期乳癌,「不知人生的低點何時才到盡頭?」

阿文說,她9年前出現呼吸急促、眩暈等症狀,直到5年前才查出罹患肺動脈高壓,這是一種肺部小血管的疾病,若持續惡化,將導致右心室衰竭而亡,這病還沒有明確的治療方法,「醫生幫忙使用實驗藥物,幸好有效,現呼吸比較順暢,血壓穩定,只有偶爾要做用氧氣機輔助呼吸。」阿文說,曾有朋友說她好笨,為何要當白老鼠,「但他們不了解我的心情,因為我要想活,只要多一個機會,我都願意去嚐試,如今又遇乳癌生死關,我就告訴自己要勇敢,要努力,盡量配合醫生,不要讓兒子沒有媽媽。」

罹患乳癌屬易轉移復發 治療時間拉長
阿文又說,醫生說她乳癌腫瘤約3公分,雖不算大,但已擴散淋巴,「基因檢測是易復發類型,需同步做化療及健保標靶治療,待腫瘤縮小再手術,術後也還得做1年標靶治療。」醫院癌症個管師說,阿文的HER2致癌基因是陽性,腫瘤生長速度快、容易轉移復發、對治療藥物容易有抗藥性,需做較長時間治療才行。

採訪時,阿文讀高三的次子小愷下課後買了便當到醫院,小愷說,媽原本做清潔零工養育他和20歲讀大二的哥哥小平,媽每月只賺約2萬元,光付房租、水電就去了一半,只能省吃儉用過日子,「我和哥讀國小、國中時,都會帶學校剩的營養午餐,媽常把好幾種菜混在一起炒或煮成粥,都吃到會怕了,現在我和哥都不喜歡吃大鍋菜,兄弟倆一路念到高中、大學都靠打工負擔自己學費,只不過我現在高三功課壓力大,較沒時間打工。」小愷說,化療讓媽變得虛弱,但她說自己還能動能走,「要我們功課要緊,不希望我們請假陪她,但我很擔心,一下課就來看她。」

隔天阿文出院後,記者再到家中探視,阿文2子正將生活用品、衣物打包裝箱,準備月底搬家,阿文說,最近房東要回房子,只能重覓住處,「新房租每月要1萬元,我防癌險理賠5萬元,光是房租和押金就用了3萬元,剩下2萬元用在近期生活、住院花費已用光。」阿文說,她保險住院每日可理賠2000元,只是她每次化療只住院1天,接著她指著放在桌上的營養品和緩和化療副作用補充品說,這些零零總總加起來也要1萬多元,「不吃又怕沒體力做治療。」

母5年前發現罹肺動脈高壓 長子休學撐家
阿文長子小平說,5年多前媽確診罹肺動脈高壓時,常住院,當時他正讀高一,便決定休學擺攤賣雞蛋糕承擔家計,1年後雖復學,但還是利用課餘時間及假日續作生意,但因擺攤地點常被警察驅趕、開單,加上賣雞蛋糕的攤子也多了,生意變差,最近改到另一地點賣烤布蕾、水果塔等甜點,「只是我畢竟還是學生, 能做的時間不多,每天最多只能做30個,若能全部賣出,一個月大概能賺1萬餘元,扣除自己生活求學零用開銷,只能幫家裡3、4000元,我將來想當甜點師傅、自己開店,現在就當作是累積經驗。」

小平苦笑說,從以前到現在,媽的身體從沒健康過,但每次她都能撐過,「我對媽媽有信心,我相信這次乳癌也一定能好起來的。」阿文說,小平從小就很貼心懂事,「他知道我很想要有自己的家,所以常說將來要努力賺錢買房子給我住,他有這個心我很高興。」

3口家月領低收身障補助共1萬7千元 房租要1萬
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蔡青芬表示,很多貧困家庭想藉由作小生意翻身,但實在不容易,只是小平就算去打工,普遍水準收入也和賣甜品差不多,每月賺1萬餘元,「但他有志於做甜點師傅,現在生意磨練,有助於將來人生規劃。」

阿文三姐說,阿文命運多波折,小時候連出個麻疹都差點沒命,幼稚園曾發生嚴重車禍,接著經歷婚姻失敗,健康又出問題,「阿文的人生最好的事大概就是2個兒子很乖,不用她操煩,我和其他3姐弟生活各有負擔,偶爾幾千元小額資助還做得到,再多也沒有了。」醫院社工說,目前阿文月領低收、身障補助每月約1萬7000元,房租就需1萬元,長子利用課餘時間作小生意收入微薄,故轉介蘋果基金會,基金會訪視後已先自讀者「不指定捐款」撥急難金暫紓困。
新聞出處: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81226/38215152/ 

阿文(中)罹罕病肺動脈高壓,就讀大二長子小平(左)正幫忙量血壓,右為次子小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