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勞苦一生 別讓弱勢無法善終

中國時報/2018.12.24/記者鄭郁蓁、魏怡嘉
《病主法》即將上路,但眼前仍有許多阻礙,參與試辦的醫療團隊指出,每次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就要醫師、社工、護理師3人在場,時間長達1至1.5小時,台北市衛生局將訂出「天花板」,每次最高收費不得超過3500元,由於健保現不給付,民眾須自行埋單,直言恐對弱勢民眾造成負擔,「連善終都有貧富差距」。

北市聯醫社工室主任楊君宜說,醫院每做一次ACP,就要醫生、護理師跟社工都在,以一次平均需要90分鐘來計算人力成本,3人鐘點費約5048元,這還不包括前置聯絡作業、宣導等時間成本,等於都要醫院包下來。

台大家醫科主治醫師黃獻樑指出,台大試辦半年完成30位目標案例,但這來自於醫院不計成本全力支持,若健保不給付,醫院沒有誘因,弱勢民眾可能難以負擔,影響善終權益。

除收費問題外,北市聯醫院長黃勝堅認為「善終的最大絆腳石是醫療專業」,他坦言,即使是五大科專科醫生對死亡都很陌生,最常遇到的,就是「病人沒意見就跟著醫生想法走,醫生又跟著患者家屬走」,顯示家屬根本不懂自己要什麼,醫生也看不到病人的需要。

黃勝堅說,過去有不少臨終的安寧病患,家屬都簽署好了,仍被轉來轉去,因沒有醫師敢拔管,尤其《病主法》若最終未執行,並無罰則,很多醫師還沒學習讓病患死在自己手上,將使得《病主法》徒然無功,醫護還有很多要學習,「要找到願意、而且有能力照顧自己生命最後一程的醫療團隊」。
新聞出處: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224000496-2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