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2018.12.08/記者蔡文英
日本慶應大學最近宣布,即將展開以現有的巴金森氏病藥物,治療俗稱漸凍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的臨床試驗,希望替尚無法根治的漸凍症患者帶來新生機。
漸凍症是一種進行性罕見疾病,因掌管運動的神經元退化,呼吸和手腳的肌肉會逐漸變得不能動。日本約有1萬名患者;根據漸凍人協會,台灣每年新增病患至少460人,推估總罹病人數約1000人。目前雖有延緩病情惡化的藥物,但沒有根治方法。
慶應大學生理學教授岡野榮之研究團隊,從漸凍症患者身上採樣的細胞,培養出iPS細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再以iPS細胞在體外重現患者的神經細胞。之後用現有藥物使用的1232種化合物,進行改善ALS病態的藥物篩選,從安全性等方面考量,從中找到治巴金森氏病的Ropinirole Hydrochloride有治療效果。
日iPS藥物開發第3例
經確認,Ropinirole Hydrochloride可抑制神經細胞死亡,能活化細胞的重要器官粒線體。它改善症狀的效果是現有漸凍症藥物的2~3倍。臨床試驗以發病5年內的20名患者為對象,為期50周。
岡野教授說,他的團隊以嶄新想法,找到能抑制病情進行的候選藥物,希望對於克服漸凍症有所貢獻。這種藥是以有遺傳關係的家庭性漸凍症患者的細胞找到的,但它對佔日本漸凍症患者約9成的散發性患者,也約有7成效果。
使用iPS細胞,重現疾病的狀態,藉此找到候選藥物,稱為iPS藥物開發,在日本為第3例。
前兩例為京都大學治療罕病「進行性肌肉骨化症」(Fibrodysplasia Ossificans Progressiva,FOP)和慶應大學治療先天性聽礙「Pendred 症候群」。
新聞出處: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81209/38201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