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 Lens關鍵評論/2018.10.24/伊佳奇
因照顧所產生的家庭悲劇層出不窮
為落實蔡英文總統在就職典禮所提出強化社會安全網政策,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又再次強調,應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防護體系,提供家庭為中心的整合服務,做為台灣社會安全網絡,以及完善福利服務的內容。但這宣示性政策並未減少因照顧所產生的家庭悲劇,原因是政策是空中樓閣?海市唇樓?還是政策方向錯誤?
媒體經常報導相關照顧悲劇的新聞,〈人神共憤!氣切婦遭虐打甩耳光膠帶封嘴 家人竟求惡看護別走〉(蘋果日報),由一位護理人員退休的親友擔任氣切婦人的看護,曾多次被拍攝到用力呼巴掌、拗手、踹腳,這位無力抗拒的曾中風並再發生車禍的68歲劉婦不斷哀嚎,但負責照顧這位住在台中東勢區劉婦的弟妹,卻無力自行照顧,因除她是肢體障礙者,且還要照顧行動不便的先生,所以她拜託表姐擔任看護,照顧劉婦。
〈駭人!老嫗失智漏尿 遭媳婦繩索勒頸綁陽台〉(蘋果日報),彰化縣鹿港鎮一名媳婦用被繩子套住僅比她大兩歲婆婆的脖子,將婆婆綁在大樓陽台。彰化社會處與鹿港警方初步發現,老婆婆是失智,常失禁、漏尿,加上重聽,媳婦將她綁在陽台上是方便照顧,並非虐待。
〈中年男照顧失智老父疑崩潰 爆發全武行驚動街坊〉(聯合報),台中市西區一名(52歲)中年男子疑不堪照顧(75歲)患有失智症的父親的壓力,在街頭口角,男子多次以三字經辱罵父親,老翁也以三字經回敬,後來男子還出手毆打父親,驚動附近街坊鄰居,有人趕緊通報警方到場,避免狀況失控。台中市第一警分局西區派出所獲報到場後,已將全案通知社會局家防中心派社工前往訪視、關心了解。
〈無業啃老男鐵鎚打死行動不便老父 警方查扣鐵鎚採證〉(聯合報),新北市板橋區黃姓男子(42歲)不滿68歲因車禍腦部開刀的老父行動遲緩、言語不清,生活大小事無法自理,涉嫌長期毆打凌虐父親。14日上午他涉嫌持鐵鎚敲打父親頭部、臉部,黃父頭部受創、滿臉是血,他報案卻聲稱父親是自撞桌腳。檢警相驗後,認為黃說詞反覆、證詞可疑,向法院聲請羈押,黃在聲押庭上才承認用鐵鎚打父親,但否認有殺人犯意,法院裁定收押。
42歲黃姓男子曾經中風,之後就無業待在家中啃老,也沒有結婚,與父親、母親一起住在一起,家庭經濟是靠從事保險業(67歲)的黃母。
骨架大但體質虛弱的長照體系
衛福部於10月14日在澎湖舉行一連2天的離島健康照顧研討會。會中衛福部長陳時中指出,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防護體系,提供家庭為中心的整合服務,以做為台灣社會安全網絡,及完善福利服務的內容。
同時,行政院長賴清德也在日前宣佈,107至108年將投入90億元,積極推動認知症(失智症)防治照顧。他指出,未來將認知症列為公共衛生的優先任務,提升大眾認知,健全相關醫療與照顧網絡,普及對認知家庭照顧者的支持。
如何能妥善運用這筆為數不少的預算,避免再度成為散財童子。去年至今大量在全國布建的長照服務體系,已達到433-A、645-B、1,482-C,另外,預防及延緩失能服務預計建立974處特約服務點,及目前已有72個認知症共照中心、認知症社區服務據點333處,使用長照服務人數已從去年1至8月的8萬7280人到今年同期的13萬7470人,無論服務據點及服務人數在數字上,均因在史無前例的上百億大筆預算投入之下,大幅成長。
現在好比如是一個骨架很大、但是體質虛弱的巨人,欠缺暢通的血管及結實的肌肉,原因即在:欠缺本土化認知症整合照顧教材、忽視以生活照顧為主、醫療照顧為輔的核心價值、未能傳遞正確認知症照顧資訊,以鼓勵家庭照顧者成為照顧體系的中心,使得家庭過度依賴醫療及政府。因欠缺核心價值,認知症各共照中心與社區據點形成為配合中央數字管理,創造出能滿足中央的數字,才能順利取得預算,至於認知症家庭是否有效被支持,學習到照顧知識及技能,解決眼前照顧困境,似乎都不是從衛福部到共照中心、社區據點關心的重點。
唯有培力家庭照顧者,才能降低長照的家庭悲劇
衛福部在認知症政策上,長期忽視認知症是一跨領域整合的照顧知識,必須以文化為基礎去發展出本土化的教材,至今仍未編列預算委託學術或民間團體研發出認知症照顧知識及技能的參考教材,也未確立認知症照顧核心價值理念,也未建置平台,匯整各國及台灣的認知症照顧案例,供學習與參考,至今僅提出線上教學及訓練課程大綱。
家屬要的是如何降低與面對認知症家人所出現精神行為症狀,具體而言,是如何順利的度過每一天,照顧者不會情緒與心理先崩潰。家屬不是醫學系學生,如果完全以醫學教育方式,提供家庭照顧者認識大腦功能、認知症的定義、病因、症狀、徵兆、類別及病程等相關概念、認知症診斷與治療,深信大部分家庭照顧者聽完後,回家後仍不知如何面對認知症的家人。
如果能以家庭照顧者需求為規劃訓練課程的思維,就應以家庭照顧者所面對的困境,從心理建設到照顧知識,從照顧技巧到實際演練為主,放下以醫療導向的教學,規劃以生活照顧為主的課程。目前所有共照中心大多為醫療機構所承辦,衛福部在政策規劃上長期依賴的民間團體亦是以醫療人員為主的團體,持續走下去,預算花了,數字好像也長出來了,但家庭仍然困在照顧的漩渦中,無法走出困境。
同時,衛福部應清楚地告訴家庭照顧者,政府長照2.0所提供的服務是支持性,不是24小時全天的照顧,家庭照顧者必須自己扛起照顧的責任,在政府長照2.0服務支持之下,訓練自己成為照顧經理人,能為家人規劃出照顧計畫,善用政府長照2.0服務資源,是主動,而非被動,以學習成長的方式面對長照。台灣要能建構長照體系,必須依靠這超過80萬的家庭照顧者,唯有經培力出有能力的家庭照顧者,才能降低長照的家庭悲劇。
新聞出處: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2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