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2018.10.09/記者羅真
亞洲第一部保障病人善終意願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將於明年1月6日上路,然而法規規範,預立善終意願必須先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過去試辦計畫中的諮商費用為2000到4000元不等,醫改團體憂心,這張不便宜的入場券,可能將民眾簽署意願大打折扣,甚至阻礙貧戶的善終選擇權。
對此,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回應,諮商收費標準尚未定案,目前正與各縣市衛生局討論,未來將持續努力爭取健保給付。另外,針對醫療資源不足的縣市,衛福部將以醫療發展基金獎勵醫院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服務,相關辦法近日將公告。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去年調查發現,高達七成六的民眾願意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但若告知他們諮商要付費2000元時,原本有意願的人就去了將近六成、只剩四成四的人有意願參加。
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表示,過去兩年的試辦計畫中,「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費用在2000到4000元不等,當前各地方衛生局不知如何訂定收費標準,他們憂心訂高將降低民眾簽署的意願、甚至阻礙貧戶的善終選擇權。
另外,試辦計畫中的諮商團隊包含醫師、護理師、社工或心理師等三方專業,現在則改為有其中一種專業人員來諮商即可,不僅使品質跟試辦計畫有落差,各地衛生局也不確定是否該讓不同陣容的諮商團隊,可訂有不同的收費標準。
醫改會認為要落實保障民眾善終選擇權,諮商費用應盡快納健保給付,或者至少針對醫療資源較不足的醫院,運用醫療發展基金給予獎勵。
石崇良表示,諮商收費標準尚未定案,未來將持續努力爭取健保給付。至於過去兩年在試辦計畫中簽過的民眾,是否會因為病主法明年才正式上路,屆時須再重新簽一次、重新繳交諮商費用,這部分還在與法規單位研究。
新聞出處: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99/3412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