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2018.10.01/記者孫彬訓
駿利亨德森投資發表最新生命科技投資觀點,駿利亨德森投資強調,近期醫療保健類股的表現分歧,其中拜強勁的產品週期之賜,許多醫療器材製造商的盈餘持續增長並帶動股價上漲,同時這類企業亦未捲入美國的藥品訂價爭議之中。
儘管藥品訂價爭議持續引發投資人疑慮,駿利亨德森投資認為,由政府帶頭推動的改革得費時數年執行,且對於大多數製藥產業的影響料將有限。目前各種的改革提案多以提升藥品供應鏈的透明度為目標。藥品訂價爭議雖然使得許多製藥與生技類股呈現大幅折價,但是這無礙企業的持續研發創新。
重要的是,駿利亨德森投資在健康護理產業持續看到創新,特別是在免疫腫瘤治療領域。最近一項臨床試驗晚期結果顯示,當免疫腫瘤治療與化學治療結合後,將可為一些肺癌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51% ,這代表了引起癌症死亡的主要病症獲得了革命性的進展。
這也為免疫腫瘤療法帶來了潛在的商業利益。免疫腫瘤療法於2017年的銷售金額達到100億美元,預期今年的銷售額將超過150億美元,未來幾年甚至有可能翻倍。同樣地,基因療法的研究也有所進展。除了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療法公佈良好的初期數據,近期裘馨氏型肌肉萎縮症的初期臨床試驗也展現良好的結果。裘馨氏型肌肉萎縮症試一種基因疾病,會造成肌肉的退化與無力。倘若後續的試驗能持續支持初步研究成果,未來可能只需要進行一次性注射,便可延緩或停止病症惡化,潛在的影響將十分顯著。
目前因應鴉片類藥物氾濫的療法也持續開發中,我們也從中看到機會,如:遏制濫用的藥物、新型止痛藥物、與脊髓刺激療法的研發企業。全美每天有超過1,000人因為濫用鴉片類處方籤用藥而掛急診,因此我們認為此類療法擁有龐大的商機,且有助於抑制日益嚴重的健康危機。
與發掘新的投資機會同等重要,駿利亨德森投資也會注意何時該規避哪些投資標的。越來越多處於初期臨床試驗階段的生技公司進行首次公開發行,但是我們認為許多這類企業尚無法提供臨床試驗數據,且投資評價過度膨脹。因此,我們審慎過濾此類投資機會,運用科學導向的基本面研究,試著釐清事實與不切實際的夢想。
新聞出處: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001003302-26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