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不知能養多大」 身障兒聯合畢典超催淚

蘋果日報/2018.06.23/記者周昭平
高雄市府社會局今舉辦107年身心障礙暨發展遲緩兒童聯合畢業典禮,有109位慢飛天使穿畢業服參加人生第一場畢典,多位家長陪著他們領取難得的畢業證書時百感交集。因結節硬化症而有嚴重癲癇的芸芸,從無障礙之家畢業,父親郭哲其致詞時坦言,「6年前沒想過會走到這一步,不知道小朋友會有什麼狀況,可以養多大?」一語道破家長的辛苦與折磨。

郭哲其受訪時說,女兒芸芸在媽媽肚內28周時就心律不整,出生確診罹患罕見遺傳疾病結節硬化症,身上多處器官有結節、腫塊、腫瘤,而芸芸腦部結節更讓她有頑固型癲癇,幾乎天天發作,一開始也無法跟人溝通,用哭鬧表達需求,智能也受影響,經過早療訓練學習,現已經會刷牙洗臉、吃飯,進步雖然緩慢,但穩定成長已讓家人感到欣慰。

郭哲其坦言,知道芸芸患罕見疾病,內心無奈,「買樂透怎麼不會中?這個卻讓我中了!」當時因病況危急,不知道能把芸芸養多大,也沒想到會走到這一步,過程真的很辛苦也很折磨。他說這6年走來辛苦,雖有很多人幫助,但也有感社會資源不足,希望更多社會資源幫忙。未來期許芸芸日常生活自理更進步,而下個月腦部結節開刀也能順利。

另位畢業生7歲的喬喬,則是一出生就發現心臟主動脈閉鎖不全、無法排泄和進食等多種異常,3歲前就陸續動了10次手術,曾多次在鬼門關徘迴,2歲時確診是第6對染色體自體基因突變,沒有病名,是罕病中的罕病。喬喬的母親郭千綺說,正常小孩很容易學會的翻身、爬、坐,喬喬因全身癱軟無力,3個月大時就開始進出醫院復健,持續多年未曾間斷。

郭千綺回憶,正常小孩一歲開始走路,但喬喬直到2歲半學會站後,突然有一天不用人扶跨出人生的第一步時,她「當場落淚,真的是感動到不行」,雖然幾個月後才有第2步、第3步,直到4歲才真正學會走路,現在更能拿湯匙吃飯、坐馬桶上廁所,這過程讓她從喬喬身上學習到堅持不放棄,要勇敢,也因此更加堅定要持續帶她復健,就可能看見成效有收穫、有成就感,喬喬的進步也成了醫護眼中的「奇蹟」。

郭千綺說,照顧喬喬最難熬的就是她一至兩歲大時,幾乎每個月都因感冒、手術進出醫院,加上她全身癱軟、無法抬頭、翻身,總是靜靜地躺著,也不會出聲、跟人互動,病況危急時醫護和親友都要她放手,但她和先生覺得喬喬沒有要走、生命力很強韌,「為何我們要她走?我們不能放棄,堅持下去是對的!」

今天陪喬喬從鳳山兒童早療發展中心畢業,郭千綺說她感觸很多,「這一路走來很辛苦,內心很激動,沒想到我們也可以走到這一步,參加她人生第一個畢業典禮,辛苦走來沒有白費!」未來希望喬喬還可以參加更多畢業典禮,每一次都有很多進步、越來越好,期許她生活自理能力更好,「我可以放手更多,讓她自己來!」

今天的慢飛天使首場畢典,高市府市長楊明州全程陪伴並親自頒發畢業證書,社會局長姚雨靜特別感謝信義獅子會多年持續贊助畢業生禮物,獅友們也到場與各早療兒童與家長分享畢業的喜悅,鼓勵他們邁向人生下一階段的學習旅程。

姚雨靜也提醒家長,應注意把握0至6歲的兒童發展黃金期,善用兒童健康檢查,留意孩子發展是否符合其年齡表現,若覺異常要多運用專業服務資源,已達早期發現、早期療育的成效。
新聞出處: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623/1378570 

罹患結節硬化症的芸芸(前)今從無障礙之家畢業,父親郭哲其陪同出席畢典。
喬喬從小開始積極復健,外婆還模仿醫院使用的輔具,在家自製使用,增加復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