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傅達仁別怕!最後旅程他們也走過!

三立新聞/2018.06.07
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在今天晚間將接受「安樂死」,告別人生舞台,在瑞士踏上生命的「最後旅程」,即便在歐美,安樂死合法的國家也只佔極少數,執行安樂死對於倫理、醫療、以及宗教都是一大衝擊。

德國知名足球員蒂莫·科涅茨卡(Friedhelm Konietzka)曾9次代表國家隊出賽,退休後在德國及瑞士的足球隊擔任總教練,也是歐洲杯常勝軍,科涅茨卡生前就時常受訪公開表達自己支持安樂死,因為二戰時期親眼目睹太多的殺戮,加上自己的哥哥姊姊都死於癌症,母親已經完全失能失智,自己臨終前不想靠著插管維持「人工生命」。

科涅茨卡果真預知了自己的死亡,2012因罹患絕症膽管癌,最後在瑞士「解脫國際」機構執行安樂死。

製作出《超時空戰警》的漫畫家約翰·希克林頓(John Hicklenton)在28歲時被診斷罹患罕見疾病多發性硬化症,卻仍持續創作並積極抗病,他曾說自己從不害怕失去生命,真正令他懼怕的是失去表達方式和心靈交流。2010年希克林頓因不堪病魔吞噬,選擇和傅達仁同家的安樂死機構「尊嚴」(DIGNITAS)踏上最後旅程。

安樂死也不限於絕症病人,《衛報》報導揭露,布勞爾(Aurelia Brouwers) 是一位年僅29歲的女性,雖未罹患絕症,但不堪重度憂鬱症的侵擾,經過8年的精神治療仍不見好轉,最後決定在朋友的陪伴下,到荷蘭接受安樂死,死前還上臉書發訊息說:「準備好上路了」(I am ready for my trip)

安樂死就算不是禁忌,卻仍有不少爭議。國外專家憂心表示,安樂死會降低社會對於生命崇高性的尊重、也會讓安寧療護看起來「毫無必要」,甚至會因為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在錯誤的推論引導下成為殺人工具,從「自願性」安樂死,走向「非自願」安樂死。
新聞出處:https://goo.gl/k3Yt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