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罕見家園 | 賀卡傳情     English
長照醫療客製化 個管師當窗口

自由時報/2018.04.18/記者何玉華
活著,是讓人開心的事,但對於重症、失能長輩而言,活得有尊嚴、安穩善終才更重要,家屬辛苦照顧也面臨身心壓力;新北市政府借鏡日本、荷蘭經驗,去年試辦個案管理師連結醫療資源、整合長照服務窗口的「連攜服務」,今年全面實施,在患者出院後就由居家社區照顧團隊接手,連結醫療與長照服務,並提供客製化的照顧計畫。

衛生局表示,重症或失能患者在出院準備階段時,可委請院方或個案管理師提出申請,如果已回到家中,可撥打1966專線洽詢,相關的費用類似健保補助,民眾只需部分負擔,依照失能程度不同,負擔也不同,以最嚴重的八級為例,每月的費用額度為三萬六千元,一般民眾自付十六%、約五千多元,其餘由政府補助。

新北市長朱立倫昨天表示,現階段推動長照服務面臨兩項障礙,第一是資訊取得,第二是有了資訊之後,如何取得服務?市府推動「連攜服務」,源自日文「連携」,是「聯合、合作」的意思,由個案管理師扮演單一窗口,為病患擬定照顧計畫並提供整合照顧服務,連結醫師、護理師、物理治療或職能、語言治療師、營養師等到宅醫療服務,減輕家屬的照顧壓力。

九十四歲的鍾奶奶是第一個接受「連攜服務」的個案,她在三年前因髖關節骨折後,醫師評估年紀大已不適合開刀,後來又中風臥床還感染肺炎,進出醫院多次,最後依賴鼻胃管餵食;鍾奶奶的女兒分享說,去年開始,裝鼻胃管的時間越來越久,但只要咳嗽,鼻胃管就會掉出來,護理師經常離開沒多久又被叫回來重裝。

去年十月,鼻胃管裝了近兩個小時才裝好,讓她看了很心疼,一方面希望別裝,又擔心不裝會造成無法吞嚥、必須接受胃造口,她跟護理師討論後決定先拔掉,幸好吞嚥情況不錯;接著由「連攜服務」介入,護理師帶著醫師到家、語言治療師也指導餵食方式及口腔清潔、營養師教導調配食物,有專屬的醫療團隊到宅服務,大大減輕家屬照顧的壓力。

鍾小姐說,家住四樓,就醫得找年輕人揹下樓或叫救護車,過程中對患者折騰不已,「連攜服務」介入後,「醫師直接來家裡,就是最大的福利了。」
新聞出處: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193287